一季度:
●江蘇26個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
●內蒙古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
●上海進出口近8個月來首次環比回升
●天津新增就業9.64萬人,同比增長5%
●遼寧、湖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
●江西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0.6%
●廣西社會用電量止跌趨穩
本報北京4月19日電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部分省(市、區)提供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喜見積極跡象。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中央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及時、有力、有效,各地振奮信心,迎難而上,積極應對,扎實工作,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得到了切實得力的貫徹落實。
江蘇是我國的工業大省和出口大省,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1/10。為確保完成“保增長”目標,江蘇省打出“組合拳”:以重大項目為龍頭擴大有效投入,中央宏觀經濟政策“第一時間”落地;出臺擴大內需拉動、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業等政策性文件;引導企業適應市場需求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強分類指導,蘇南地區努力增創新的競爭優勢,繼續發揮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蘇中蘇北搶抓新的重大機遇,為全省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目前,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江蘇部分行業的回暖跡象得到鞏固和擴大,總體形勢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在江蘇39個工業大類中,26個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其中軟件、服務外包、醫藥、機械等行業快速增長,輕工、建材行業增勢平穩,紡織、服裝、汽車、石化等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企穩回升跡象。預計一季度江蘇全省GDP增長1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增長12.1%和11.4%。
內蒙古自治區今年一季度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1460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財政總收入316.15億元,增長34.4%,增速繼續居全國前列。得益于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一季度內蒙古農牧業投資大幅增長,全區下達財政支農資金、各級農村信用社發放農牧業貸款分別增長78%和53.8%。全區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農牧業產業化企業一季度實現銷售總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15%。內蒙古近年來確定的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機械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高新技術六大優勢特色產業今年一季度完成工業增加值717億元,拉動全區工業增長了18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