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上,“防通脹”往往代表著經濟收縮期的調控方向。那么,在應對“物價沖擊波”過程中,中國經濟是否會減慢增長速度呢?
“明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但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認為,明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會有一些新的重大項目上馬,對經濟增長有拉動作用;同時出口也將在絕對量上保持增長趨勢。
但陳昌盛也承認,通過總量政策調節經濟會面臨一定困難,預計明年上半年房地產業的數據可能會比較難看。
展望未來,提高利率有可能給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企業造成的困難,銀行貸款減少可能會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以及行政干預市場價格可能造成的供給相應減少,等等,也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專家普遍認為,今后一段時期的宏觀調控既要控制物價持續上漲逐漸表現出來的通貨膨脹勢頭,又要防止貨幣、信貸、投資和工業下降過快引發經濟衰退,還不能放松經濟結構調整這件大事。在三者間尋找持續平衡,是重點,也是難點。
中央雖已提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應著眼長遠,適度調控。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指出,貨幣政策要考慮長期通脹預期,改變負利率狀況,支持實業發展,打擊投機行為,形成經濟良性發展循環,營造好的發展環境。
在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的情況下,財政政策將具備更大的“用武之地”。陳昌盛建議,政府應更多地運用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同時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降低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造成的沖擊。
“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來尋找新的、持久的經濟增長動力。”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指出,明年的宏觀調控,既要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又要切實推進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化解潛在風險,為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專家普遍認為,總的看明年增長不是大問題,只要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的關系,就有把握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