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機會
記者從國資委相關部門了解到,已經有部分中國在俄羅斯資源類投資取得進展,其中鞍鋼的突破最大,其已經在俄羅斯購買了一個千萬噸級的鐵礦。2010年,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計劃投資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家鋼鐵廠,受到了美國企業的聯合反對。
“現在(鞍鋼)為了將產品運回中國,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籌備修建跨越國境的公路鐵路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黑龍江省黑河市委書記劉剛曾向記者表示,中國方城市為黑龍江黑河,俄羅斯方城市為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
據了解,該大橋長度約1030米,是中俄之間第一座公路鐵路橋,可以進行大量的貨運。據了解,該橋的建設申報時間已經有10年,直到今年才獲批。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這意味著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礦業合作將更加密切。”中俄問題專家宋魁向記者表示。
此外,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黑龍江與內蒙古東部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我參與制定的部分,就是加強中國和俄羅斯的資源合作,實際上是中國企業在躲避美國的阻撓,參與世界秩序的調整的方式。”宋魁透露。
海外投資“難”字當頭
國資委曾發布數字顯示,共有108戶央企投資涉及境外單位5901戶,央企境外資產超過4萬億元。但近年來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境況并不盡如人意,央企海外投資頻現巨虧。典型的有,2009年9月,中國中鐵在波蘭A 2高速公路項目虧損,合同總額4 .47億美元;2011年6月,中國鐵建投資沙特輕軌項目虧損41 .48億元。
漢龍集團相關人士曾向記者透露,一家央企在非洲購買鐵礦,曾一度廣受推崇,“去了非洲考察后,我們才知道,這個項目一直沒有開采,因為周邊的鐵路和碼頭不配套,(礦產品)根本運不出非洲。”
今年4月10日,國資委對外發布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這份條例將從201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繼2011年《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后,國資委又一個針對央企境外投資的文件。
新文件除了規定“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在境外從事非主業投資”外,還強調“中央企業違反本辦法的,國資委應當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致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企業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但是在大國際經濟環境下,即使有完善的制度規范,央企“走出去”的路可能會越來越艱難,“目前的世界經濟還在緩慢復蘇之中,這種環境下,可供大企業并購的小企業比較少,即便有,價格成本也比較高。” 卡博特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蒲白春透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