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9月29日電(記者姚玉潔、季明、張祎)國務院27日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經過兩至三年的改革試驗,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對于備受關注的金融創新,自貿區有哪些“利好”與突破?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市場千呼萬喚的改革“紅包”,含金量幾何?
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水龍頭”怎么開?
總體方案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
“加快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步伐是大勢所趨,這既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也是平衡國際收支、減輕貨幣回流壓力的需要。”交通銀行(4.22, 0.04, 0.96%)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
然而,面對美國退出QE箭在弦上、我國利率與匯率形成機制又尚未充分市場化,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如何推進,才能避免大規模資金外逃、限制跨境套利、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上海自貿區這塊“試驗田”,將如何破這個題?
記者從多方獲悉,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可能探索“分賬管理”模式。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助理周和華告訴記者,在自貿區內注冊企業,可以開設FTA賬戶(即自貿賬戶),部分試點企業還可開設FTN賬戶(即離岸賬戶)。FTN賬戶可以實現貨幣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向記者透露,FTA賬戶、FTN賬戶與企業的國內賬戶之間,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相互“滲透”。就像一個“水龍頭”,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的進程,就取決于這個“水龍頭”開多大。當“水龍頭”開到足夠大的時候,也就實現了資本項下完全開放。
“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下可兌換初期應該是遵循先本幣后外幣、鼓勵流出限制流入的思路,控制風險的關鍵就在于這個‘閥值’怎么設計。”這位知情人士說。
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文揮表示,未來自貿區內銀行機構可以為所有人辦業務,但會根據客戶的身份進行分賬管理、賬戶隔離,嚴格區分自貿區業務和非自貿區業務,賬、表單獨設置、單獨計量、單獨核算、單獨考核。
“自貿區分賬管理就相當于在境外與境內之間新建了一道水壩,有助于縮小我國原來境內外較大的‘水位落差’——自貿區內與境外相對自由流動,區內資金與區外境內資金有限流動,這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監管要求,既要管住套利的、違規的資金流動,又要防止傳統監管方式簡單套用到自貿區。”錢文揮說。
利率市場化:撤掉“保護罩”,裝上“新翅膀”
上海自貿區對利率市場化的探索,對飽受詬病的“躺著也掙錢”的中國銀行業也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利率市場化首先會給自貿區內企業帶來利好。總體方案明確鼓勵“跨境融資自由化”“跨境融資便利化”,企業融資成本將大大降低。以上海銀行間30天期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為例,目前價格約為5.3%,幾乎是香港的兩倍。
“我們現在只能說是金融工作者,而不能說是銀行家,因為有政策保護。自貿區將是考驗國內銀行向現代化商業銀行轉型的里程碑‘拐點’。”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助理周和華說,“到了自貿區,銀行要在完全競爭環境下謀生存,對客戶的響應速度、響應能力是否具備,風險消化管控能力是否能跟上,業務模式、報價機制能否適應,都將對銀行形成巨大考驗。”
但銀行業內人士認為,利率市場化撤掉了銀行的“保護罩”,同時卻也松開了銀行的“捆綁索”,給銀行裝上了創新的“翅膀”。
周和華認為,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銀行的存貸利差將被攤薄,但自貿區內推進的金融改革,將使銀行在產品組合、產品創新方面大有可為,包括利率、匯率、衍生品創新產品等,綜合資產回報反而會更高,這也更符合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
總部經濟:找到“抓手”
總體方案同時提出,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
在上海“四個中心”建設過程中,一直困惑決策者的一個問題是,盡管上海已經集聚了400多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和外資投資性公司,但這些總部機構絕大多數是行政性質的,資金運作并不在其中,最有實際價值的內容都沒在中國。
“自貿區使發展總部經濟有了抓手。”周和華說,中行率先開展跨國公司總部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企業跨境資金歸集從逐單報備變成總量限額下的事后報備,大大提高了資金結算速度,降低了資金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現金收益。
自貿區對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企業的支持也大大提高了企業積極性。根據總體方案,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此外還予以融資租賃稅收優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