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創業的小團隊有什么招聘途徑呢?無非是發微博自曝,托朋友介紹,上論壇挖寶,找牛人談心。當然,有效率低到垂淚。
我在網易干了五年,去年辭職創業,和拍檔憑空組建團隊,兩個月內請回來4個資歷相當不錯的同伴,分別來自博雅、盛大、攜程與網易。快速組建蟬小隊主要靠一招:啰啰嗦嗦寫一封公開邀請函……俗稱招聘啟事。在我看來這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輕視的環節。
打招聘廣告,首先得分析顧客心理,有可能加入創業的人們會在意哪些條件呢?
工資福利?
錯。在初創團隊階段,能維持原薪加入已經是撞了大運,誰還指望高薪福利?換個角度看,一來就要求高薪與辦公環境的人,也不具備創業心態,不適合與你同行。
期權獎勵?
錯。國內創業公司少有成熟的退出機制,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期權如廢紙。難道還指望千分之一的上市概率?有這運氣不如去買彩票算了——天真爛漫,才會醉心于期權的承諾。
發揮空間?
錯。這話也只能哄哄入行不久的小孩子。由著自己折騰固然是件好事,那也得看是折騰什么,是大展身手與抱負,還是在泥坑里徒勞地彈跳。
挑戰與激情?
錯錯錯。我一直覺得在招聘時大談創業激情是件挺蠢的事情,人家又沒處于發情期,看見你有激情就直往上蹭;也不是考試狂,非得來你這里攻克世界難題。工作是否值得他去挑戰,是否值得他與創始人一同付出激情,這才是關鍵。
但大多數招聘啟事卻把關鍵之處一筆帶過,單單把夢想、激情、挑戰、空間這些創業代謝物拿出來講,好像招聘方嗑了藥不停甩腦袋,自嗨無比。
說說我認為招聘啟事中應該重點著墨的部分吧。
首先是項目方向,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項目,針對什么市場,什么用戶群,想解決一個怎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否值得為之奮斗,它的難點在哪里,你的解決思路又是什么。整個方案當然不必和盤托出,但也得讓別人基本能理解你想做什么。只有當他覺得“這事兒有點意思”,才有機會進行下一步的接觸。
在你苦苦尋找初創團隊成員的時候,這個世界上也有許多人在苦苦尋找自己喜歡的項目。就像大齡男女征婚,互相遇上不容易,你既然貼出來了征婚啟事,總得放幾張高清近照,告知身高、職業與收入情況吧,總不能僅僅說“我真的很有誠意結婚”,人家就跑來跟你約會。再說還真沒什么好保密的,構想是最不值錢的東西。等你把產品做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跟構想差了十幾萬公里,很可能除了方向一致,早已面目全非。
話說我還沒決定創業時,不少初創團隊找過我入伙,大部分諱莫如深,報上一個含含糊糊的產品方向后,單刀直入問“有沒有誠意往深里談”。可我連你做什么都不了解,哪里來的誠意呢?對方便嘆口氣,飄然而去,留給我無盡空虛……拜托,初創團隊并沒有大公司光環,你最大的招聘籌碼無非是想做的這件事情本身。誰有耐心陪你猜啞謎?大大方方亮出籌碼才能引起對方的關注。
初創團隊招聘的第二支籌碼,就是創始人自己。跟對人,很重要。
在這個一窮二白的階段招聘,乙方占盡了主動權,甲方當然要客客氣氣地做一番自我介紹。我,創始人,我有什么值得一說的資歷,做過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最好附上能代表自己個性與見解的個人微博,博客,顯得誠實可信。
接下來可以說說創業氛圍,與大公司刻板僵化的環境針鋒相對。但氛圍這種事情是空口無憑的,為了使自己看上去不像個噴子,不妨加入具象化的描述,比如:
-無限量免費飲料零食供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