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觀察從身邊找尋商機 “抱團取暖”打破創業瓶頸
程國民是“昆明大學生創業園”中一家旅游公司的負責人,他是2009年云南農業大學的畢業生,他從2600多元的啟動資金發展到現在資產已經有15萬元。
今年1月,云南首家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免費創業場所的服務平臺“昆明大學生創業園”正式開園,首批15個創業團體入駐,一年“孵化期”即將結束,效果究竟如何?昆明市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5家企業中12家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經營收入可觀,已經帶動145人就業。此外,盤龍、五華、西山、呈貢、安寧5個縣區的大學生創業園已經建成開園。
好勢頭
校園旅游市場中找商機
程國民之前有過兩次失敗的創業經歷。第一次和朋友合伙投入了3萬元開了一家餐廳,虧了;第二次,他又拼湊了1萬元,與朋友做起某產品的云南總代理,再次以失敗告終。目前這家旅游公司是他第三次創業。程國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辦公室租金至少每月1000塊、還有電腦等辦公設備至少也要近萬元,對創業者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入駐創業園,起碼在創業初期解決了辦公場地、辦公設備的問題,還有優惠政策的扶持。
“別看公司只有6名正式員工,可我手下有150多名校園代理。”程國民告訴記者,就是因為看中校園旅游這塊市場,他與合伙人在今年4月入駐大學生創業園后,在全省30多家高校發展了150多名代理,都是在校大學生。僅僅國慶期間,公司營業額就達到了20萬元。
除了傳統旅游方式,程國民同時啟動了旅游團購網這一新的銷售模式。從創業時幾人拼湊的2600多元,加上創業貸款,近10個月公司的固定資產已經有15萬元。
解難題
交流會上請創業前輩引路
“大學生創業缺的不是資金,更多的是項目運營的經驗。”程國民說,他與一位創業前輩自發組建了一個創業聯盟,大家每周開一次交流會議,用這樣抱團取暖的方式,將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擺在臺面上,創業前輩出謀劃策,及時解決問題,少走不必要的彎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