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需要什么,資金?人才?商業模式?在創業路上,為什么有些人倒下了,有些人卻越走越遠?王傳福是如何帶領比亞迪用短短不到6年的時間內占領新能源汽車市場而成為內地首富?帶領中國特種計算機“領頭羊”——研祥的陳志列又是如何在28平方米的工作室內有不到一年時間賺到第一桶金?……
昨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創業家論壇上,王傳福、陳志列等一批“90后”創業家(他們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業生涯)為現場聽眾分享了他們的創業“秘笈”。在與會嘉賓的演講中,創業者的品質成為嘉賓們一致認為創業中最關鍵的因素。
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
創業環境,現在最佳
什么時候最適合創業?就是現在!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在分享他的創業經歷時表示,市場融資平臺、政策環境等因素為當代90后的崛起創造了有利的環境。“現在的大學生面臨的是就業、創業的雙選擇,研祥1992年初創時,我們可不能像今天這樣可以用1元注冊公司,更不會有PE、VC等多種資本的注入。”
在比較80后企業家與90后企業家時,陳志列認為80后企業家面臨的政策環境是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是半計劃、半開放和買方市場主導,創業者需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時勢造就了英雄;而對于90后企業家而言,創業有政策搭橋,有繁榮的市場,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英雄造時勢。
陳志列認為,中國大學生是世界上最愿意創業、創業最容易成功的群體,而其因為研究生有專業的知識和一定的工作經驗,被陳志列認為是“最適合創業的群體”。
華測技術副總裁陳硯:
不為上創業板而創業
作為首批創業板企業中唯一一家深圳公司,昨日華測技術副總裁陳硯不可避免地成為現場“追問”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