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中心功能后置
目前誰在承擔創業教育培訓這一功能?胡國慶畢業后開始創業,卻被合伙人擠出來。幾人選擇接受創業孵化中心的幫助,而不是硬著頭皮死撐。由于他們符合中心規定的幫扶資格,公司經營場所的問題迎刃而解,再加上YBC公益組織提供他們的創業基金扶持以及中心專家定期的培訓、實戰演練等,尚德元益文化傳媒公司很快成長起來。
創業孵化中心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其實踐性很強的培訓體系,大學生可以分角色扮演企業職務,如財務、銷售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借助沙盤推演和電腦模擬環境,在24課時模擬運營公司8年,分析企業經營得失,總課時達到232課時,2010年培訓大學生1200余人,經跟蹤回訪已有16%的大學生創業。
但創業孵化中心承擔的創業教育功能卻怎么看都有點“后置”的味道,高校不能推卸責任。2010年,教育部下發“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要求高等學校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教學、就業、科研、團委、大學科技園等部門參加的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扶持和創業指導服務等工作,明確分工,切實加大人員、場地、經費投入,形成長效機制。
好在目前青島的一些高校已經意識到這種情況,青島科技大學把創業教育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建立由專業教師、創業工作專職人員、校外專家組成師資隊伍,包括教授35人、國家職業指導師28人,實行創業教育導師制,對學生進行定期創業、就業及學業教育培訓。目前,學校已成功孵化企業40家,目前在校創業學生團隊共有32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