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社交網絡臉譜(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創業史的電影《社交網絡》點燃了很多大學生的創業夢,也讓創業者們看到了天使投資人在幫助企業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與歐美活躍的天使投資氛圍不同,很多國內天使投資人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卻“望而卻步”。究竟中國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存在哪些“軟肋”?應該如何啟用國內的天使投資資源?
大學生創業者苦尋天使投資人
上海交通大學在校學生劉偉正和團隊籌劃著創業,資金緊缺與市場經驗不足是他們最大的“攔路虎”,而天使投資人正是這幫年輕人理想中的“帶路人”。
最新公布的《全國大學生調研報告》顯示,我國76.7%的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感興趣,然而,此前研究機構麥可思發布的2010年就業藍皮書卻顯示,2009屆大學畢業生中真正實踐自主創業的比例只有1.2%,大多數年輕人的創業計劃在困難面前相繼“夭折”。
相比中國大學生創業的困窘,在創業投資體系完善的歐美國家,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以及成長環境豐富靈活,尤其是大量活躍的天使投資人能夠幫助企業挺過最困難的時期。
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介紹,天使投資起源于一些富有的個人或家庭,在美國有著濃厚的天使投資文化,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他們所投資的企業成功之后,創業者也慢慢變成天使投資人,繼續培育新項目。
在美國每年有30余萬天使投資人對5萬多項目進行投資,占到創業投資資金的50%,馬克·扎克伯格就是在大學期間,在天使投資人的幫助下,成功創辦了Facebook。如今,他已成為全球最年輕的自主創業的億萬富翁,被冠以“蓋茨第二”的美譽,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中的“楷模”。
近年來,天使投資在我國大學生創業方面起到作用也越來越大,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創業者主動去尋求天使資金的支持。
與普通的風險投資機構(VC/PE)相比,天使投資人比較灑脫,往往一張紙的“構想”,就可以讓他們慷慨解囊。天使投資人往往是前成功創業者或公司高管,有著深厚的業界經驗和背景,除了資金之外,能夠為企業帶來專業的管理經驗和豐富的人脈資源。
知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坦言,如果真的看好一個團隊和項目,除了資金之外,天使投資人會陪著企業一起成長,為團隊拓展人脈關系。
“有了天使投資人的進入,就相當于找了位‘師傅’。”天使投資機構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表示,為企業提供更多資金外的附加值才是天使投資人的本職,也是其最大價值的體現。
天使資源為何難以啟用?
就業藍皮書顯示,2010年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84%的資金來自于家庭,僅有3%的資金來自于創業投資基金,而且大多為政府的公益性基金,鮮有天使投資人的身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