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開放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女性創業成功的比率逐漸提高。據全球創業觀察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創業的增長率是男性的3倍,女性創業已成為一股新的經濟力量。目前,中國女企業家約占全國企業家總數的20%,中國女性自主創業的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17個百分點,達到21%以上,接近男性的水平比例。而這股女性創業的風潮為在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為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社會問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徑。
創業的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任何需要規劃的行為,如自主創業的行為,是可以從個體的行為意向來預測的。探討在校女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從而來了解在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行為。
一、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源自于中國佛教教派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該理論認為行為意向是決定行為的直接因素,它受行為態度和主觀規范的影響。由于理性行為理論假定個體行為受意志控制,嚴重制約了理論的廣泛應用,因此為擴大理論的適用范圍,在理性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增加了知覺行為控制變量,形成了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個人采取某一行為最直接的決定因素就是行為意向,而所有其他可能影響該行為的因素都是通過此行為意向間接地影響行為表現。個人的行為意向是由三個重要因素所共同決定的:一是屬于個人本身內在的因素,即執行某項行為的態度;二是屬于個人外在的因素,即影響個人執行某項行為的主觀規范;三是屬于時間與機會的因素,即對知覺完成某行為難易程度的知覺行為控制。 行為意向是指個人想要采取某種特定行為的傾向程度。行為意向可從個人是否愿意去嘗試、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實現該行為來測量;行為態度是指個人對特定行為所采取的一種持續正向或負向的評價,行為態度主要受行為信念的影響;主觀規范是指個人欲采取某種特定行為時所承受的社會壓力,包括:是否支持、是否希望以及是否喜歡個人所欲采取的某種特定行為,它會受規范信念和依從動機兩種因素的影響;知覺行為控制指的是個體感知到的執行某種行為的控制能力,它受控制信念和知覺強度的影響。計劃行為理論已經廣泛應用于行為研究匕,如教育行為、管理行為、醫療行為、消費行為以及職業行為等多個方面。
二、基于任務參數模型的女大學生創業意向分析
創業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有目的、有計劃的行為,運用計劃行為理論來研究女大學生創業行為是非常合適的。依據計劃行為理論的觀點,女大學生創業意向決定著其創業行為,而創業意向是由女大學生的創業態度、主觀規范以及知覺行為控制決定的。女大學生創業態度越積極,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知覺行為控制能力越強,創業意向就越高,進而執行創業行為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創業意向就會越低,進行創業行為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創業態度對女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
創業態度是個人對創新事業的正向或負向評價。例如,“對于創業,我有很高的熱誠”。相關研究發現闈,性別對創業態度有著顯著影響,男生較女生的創業態度更為積極。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創業態度對創業意向有著較強的預測作用,女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創業態度的問題。創業態度是在創業信念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創業信念包含信念強度和結果評價兩個方面。創業信念強度是指對創業行為發生可能性的評估;創業結果評價是指對創業結果的評估。例如,“我認為創業可以增加財富收入”,“我認為創業有助于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等。女大學生如果認為通過創業能實現自己理想,改變自己的未來,而且認為創業成功的概率較高,那么她們就會對創業持積極評價,其創業意向就會越高,實施創業行為的概率也就越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