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抱團取暖”創業法
根據村、鄉鎮的地域特色,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引導相近區域、有同樣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村官,采取抱團式創業,發揮團體優勢,實現效益優化。
案例:婺城區羅埠鎮陳躍飛等5名大學生村官
婺城區羅埠鎮豆制品在金華小有名氣。鎮里的5名大學生村官發現這一商機后,在鎮政府支持下,他們每人出資2000元作為啟動資金,注冊成立了“金華市綠優優農產品專業合作社”,5名村官分工負責,分別負責生產、經營和管理。2010年11月,在金華市區設立了“羅埠豆制品”直銷點。目前,合作社的豆制品銷售情況良好。
六是“技術服務”創業法
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所學專業特長,確定創業項目,改造傳統技術,并為本地的相關企業、種養殖大戶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指導,幫助實現產業提升。
案例:金東區傅村鎮山頭下村主任助理潘麗娜
潘麗娜是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專業研究生,她任職的山頭下村有很多葡萄種植大戶。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投身葡萄產業,并指導農戶積極改造傳統產業,有效提高了葡萄產量和品質。村里跟著種葡萄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村里的上荷塘5000畝農業現代化示范基地成為金華市示范基地。
七是“合作入股”創業法
新農村建設中涌現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中主動向他們學習,拓展創業空間,并入股參與創業項目,通過整合資源,規范生產,做大做強產業。
案例:永康市東城街道西竹園村主任助理金鷹鴿
2010年4月,金鷹鴿與在昆明從事玫瑰花品種研發的好友徐金永,共同承包村里12畝田地,搭建8個大棚,引進荷蘭維西利亞、法國瑪麗亞、托斯卡尼、俏佳人等190多個品種。成功種植后,80%的玫瑰被永康市區的花店、零售花商提前預訂,并與金華、杭州等地多家花店達成銷售協議。
八是“加工經紀”創業法
為幫助欠發達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大學生村官依托義烏小商品市場等平臺,積極投身來料加工領域,帶動農村閑散勞動力就業,實現自我創業和農民增收雙贏。
案例:武義縣柳城畬族鎮豐產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湯燕
2007年考入大學生村官隊伍后,湯燕帶著創業夢想來到村里。注意到村里耕地少,老人、婦女等閑散勞動力多的實際,在村里的支持下,她開辦了豐產村來料加工廠,并擔任經紀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業務量不斷增長,參與群眾越來越多。現已輻射臨近20多個村,帶動了近200人增收。目前,湯燕已和有意愿開展來料加工的大學生村官進行了結對,指導他們發展來料加工業務。
九是“網絡淘寶”創業法
金華是電子商務創業示范城市,依托強大的電子商務網站資源和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低成本豐富貨源,一大批大學生村官在網上銷售企業產品,利用網絡開始自主創業之路。
案例:義烏市蘇溪鎮新院村黨支部書記助理龔楚楚
龔楚楚所任職的蘇溪鎮是小有名氣的襪子生產基地。到該鎮任村官后,她萌發了到網上賣襪子的想法。2010年2月25日,淘寶店“絲情襪意”開張了,經過創業培訓和朋友建議,小店生意逐漸有了好轉。2010年9至10月,襪子銷量猛增,最多接到兩萬元的訂單。現在網店的級別已有兩顆星了,收入5萬余元。
十是“多種經營”創業法
對于已經有一定成功創業經驗的大學生村官,引導他們走出去、引進來,發展多元化的投資項目,開拓更廣闊創業舞臺。
案例:金東區孝順鎮王家村主任助理邵勤旦
邵勤旦的父母經營苗木多年,他由此萌生了投身綠化產業的想法,希望以此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在市出臺的各項創業優惠政策支持下,在市大學生村官創業指導中心的幫助下,他積極投身香樟等苗木種植。如今,邵勤旦種植的小香樟樹成活率高達80%,很快賺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去年,邵勤旦還與幾名好友合作成立了一家通訊設備公司,專營老年人手機,目前已占領了金華50%以上的老年人手機市場,并將業務發展到了衢州等地,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