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作為教育領域的新概念,“創新創業教育”是由“創新”、“創業”和“教育”三個要素組合而成的一個復合概念。“創新”與“創業”雖為兩個不同的術語,但有相通之處:首先,兩者都強調“創”,亦即突出原發性、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其次,在“教育”層面,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是二者的共同目標與追求。故而,所謂“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指那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此意義上說,“創新創業教育”概念蘊含著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機制和教育實踐。
新概念常常蘊含著新理念。“創新創業教育”表達著一種與時代精神相吻合,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新理念。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和技術為基礎的經濟,也是以創新為動力的經濟。知識經濟的興起已經對經濟增長方式、教育發展趨勢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正是由于知識經濟的驅動力已經不僅僅是資本驅動,而更多的是知識驅動、創新驅動,因此,當今經濟領域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的資本、能源、產品質量的競爭,更是知識、信息技術和創新型人才的競爭。知識經濟的這一特征必然對人才培養的理念與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創新創業教育”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以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宗旨。在這方面,它與素質教育是一致的。正如有學者所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化”。
盡管創新創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在實質上是相通的,但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理解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之所以如此,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創新創業教育是對當前國家發展戰略在教育領域中的新確證和新響應。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轉變觀念,鼓勵創業,要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所謂創新型國家就是指主要以技術創新而非資源消耗或資本投入為經濟社會發展核心驅動力的國家。我們要實現科學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老路數是行不通的,唯有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自主創新之路。當代中國,沒有任何時候比今天更需要推崇創新精神,更需要提升創新能力。而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培養創新型人才就要實行有利于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在這個意義上,創新創業教育與國家的發展戰略是高度統一的。如果說,在素質教育那里,對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要求還是隱含的,那么,創新創業教育則以更集中、更凝練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并成為指引當代教育的一種新理念。 新理念往往昭示著新模式。作為理念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中的貫徹必將帶來教育模式的變革。傳統教育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很多學生缺乏創新意識,想象力不足,實踐能力較差。而創新型社會則呼喚這樣的創新型人才:不但要有豐富而廣博的知識基礎,還要有較強烈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學以致用并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善于提出和解決新問題,等等。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動力保障方面,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更為明確,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第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更加集中,即培養具有開創性的人才。這種明確的內涵和集中的目標至少有以下三方面意義:首先,它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在激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方面有了確切的著力點。其次,它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整合起來。再次,它使人才的培養有了直接檢驗的標準,等等。
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創新創業教育在實踐中的展開應遵循如下“三個統一”原則。
第一,創新創業教育是傳授知識和實踐體悟的統一。盡管注重實踐體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大特色,但卻不能由此而輕視知識的系統學習與掌握。實際上,如果沒有知識,特別是缺少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所謂的“創新”或“創業”都會由于缺少理論的支撐而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現實中,那種將“創新”等同于“標新立異”,將“創業”解釋為一種經驗主義的東西的做法,都與輕視理論知識的錯誤觀念不無關系。因此我們認為,一方面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突出的實踐性特征,必須通過實踐體驗教育來為學生創造體悟“直接經驗”的機遇平臺,但另一方面,很多已經固化為知識形態的“間接經驗”和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基礎理論乃至人類文明成果的傳承,主要應通過知識傳授來解決。
第二,創新創業教育是教育普適化與個性化的統一。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首先必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即“廣譜式”的,但這種“廣譜”又是在盡量尊重和充分挖掘學生個性基礎上的“廣譜”。也就是說,所謂的“廣譜”并非是無所區分的、一概而論的抽象的“廣譜”,而是有所區分的、分層分類的具體的“廣譜”,是以學生的個體潛能為基礎而實施差異化培養。
第三,創新創業教育是“生存”教育與“發展”教育的統一。“生存”是人的基本生活狀態,其特點是通過物質資料和物質利益的獲取以使生命得以延續;“發展”是人的較高層次生活狀態,其特點是通過意義和價值的獲取以使生命得以延伸。就創新創業教育而言,既要關注其“最低綱領”,即交給學生生存之道,又要不忘“最高綱領”,即提升學生追求崇高生活價值的自覺意識,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創新創業過程中善于將創造物質財富與展現人生價值相統一。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本文為教育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理論研究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廣譜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12YJA880121〕成果)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