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珍珠放在沙子里,不會有人知道。只有撿出來不斷地擦拭,別人才會知道珍珠的光芒。”
當記者王茸再一次在仙林大學城見到陳峰偉的時候,這個學生中的明星和以前又不一樣了。
他總是打著領帶,戴無框眼鏡,頭發向后梳。他2006年起辦理了退學,搬進了校外自己租用的一套辦公室內,整日被下屬兼追隨者們圍繞。接電話的時候,他習慣把手機拿得遠遠的,慢條斯理地說話。而唐電的員工們一見到他就必恭必敬,遞東西必用雙手。
和記者談話的時候,他的旁邊總跟著“總裁助理”,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陳峰偉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會認認真真地記錄在本子上。當記者詢問某個細節,陳峰偉會接過記者的本子,推給她,“小唐,你給寫一下。”
幾乎每周都有關于陳峰偉的豪言壯語新消息見報,“他總是讓人打電話來,說有個獨家消息。”記者趙琰說,“大多時候,就是把他上一次說出的話詳細解釋一下。”
陳峰偉的形象在報紙上,在他的追隨者們的口耳相傳中,在學校網絡論壇的反復討論里,越來越豐滿起來:他通過給嚴介和發短消息自薦到太平洋實習,繼而為“嚴主席”所賞識;他偶然在火車上認識了一位北京的商人,對方為他的計劃所打動,投下100萬資金;他的創業往事也被搬上報紙,有報道說,他剛進大學就靠賣膠鞋賺了一大筆,其后又賣過辭典、手機,回河南老家做過招生代理。一個天生的商業奇才躍然紙上。
陳峰偉很快成為仙林大學城內最炙手可熱的學生偶像,他經常應邀為同學們開辦講座,傳授自己成功地經驗。陳峰偉最喜歡講的,是他近乎神奇的融資經歷。每當他講到自己毛遂自薦獲得嚴介和的賞識,臺下就掌聲一片;講到在火車上成功的拉到100萬投資,聽眾們眼里就頓時滿是希望。講座往往從原定的兩個小時延長到三四個小時,其中一半時間用來回答聽眾們對各個細節的熱情探究,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展望。“最好的商人,就是用別人的錢來賺錢!”這是陳峰偉最喜歡用來做總結的一句話。
南京郵電大學表示,學校對陳峰偉創業的態度是“不支持不反對”。不過陳峰偉和校方的交流顯然很順利。辦理休學一路綠燈;在校內開講座總能得到有關部門的方便;而南郵校內媒體,也不失時機地對陳峰偉進行了報道。
而陳峰偉每天的必修功課,就是在辦公室仔細翻閱當天南京所有的報紙,仔細搜尋有關自己的報道。他似乎對公共形象天生敏感,總會根據當前具體情況,決定出該跟哪家媒體接觸,又該放出什么消息。
“一顆珍珠放在沙子里,不會有人知道。只有撿出來不斷地擦拭,別人才會知道珍珠的光芒。”唐電的工作人員,幾乎都能背出陳峰偉的這一名言。
出名之后,這個原本土氣的河南小伙身邊也不乏漂亮女生追隨。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陳峰偉選擇了一個其貌不揚的南郵女生。
真實的原因可能只有陳峰偉自己最清楚,他曾向史福全、胡春年等高管提到過,這個女生的舅舅,在山西經營煤礦。 “上億的身家,對我們創業很感興趣。”
隨著名氣的急劇增長,追隨者隨即紛至沓來,陳峰偉的管理團隊也迅速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