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土地被征時,失去傳統收入來源而又無一技之長的她們曾為生計問題發過愁。如今,失地“半邊天”們在蜀山區筆架山街道匯林閣社區服務中心的扶持下,練就了一技之長,輕松就業,快樂創業。
1 社區開店輕松賺錢
“你看,這個是我編的!”35歲的魏平榮指著一對用彩珠編織的天鵝說。今年,她在匯林閣社區所在的聚云路開了一家手工藝品店。“2007年,我在社區婦女創業基地學會了手工藝品編織技術。店里賣的手工藝品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編的,現在還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制作一些工藝品。利潤還是不錯的。 ”魏平榮不無自豪地說。
5年前,魏平榮還是一個失地農民。土地被征時,她曾因缺少一技之長而為生計問題發愁。
在社區創業能手李年芝的店里,彩珠編織的藍色花瓶、小儲物盒等手工藝品整齊地擺在貨架上。 “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是比上班強些。 ”李年芝是匯林閣社區最早學會手工藝品編織技術的人之一,現在還經常應邀免費回去給社區的女同胞們介紹新花樣。學員們編的東西可以放在李年芝店里代賣,需要原材料也可以讓她代買。
匯林閣社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叫以點帶面,一條龍服務,社區婦女不出門,坐在家里就可以賺錢了。
2 失地婦女就業有道
匯林閣社區是一個拆遷戶的聚集地,所居住的失地農民較多。作為幫扶失地農民就業的富民創業工程平臺,捷幫社區服務中心通過提供生存技能培訓,幫助一批失地婦女實現了就業創業。
據匯林閣社區工作站副站長湯玉鳳介紹,捷幫社區服務中心利用轄區100多間門面房打造起失地農民創業服務一條街,通過免費技術培訓扶持大齡婦女掌握一技之長等方式實現失地農民就業或增收。
“社區的婦女創業基地會定期請老師做培訓,有插花、編織、布貼、刺繡等不同的課程,她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基本上,社區的每個婦女都參加過培訓。 ”湯玉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