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憑借想象力構造出異彩紛呈的世界,目的并不在于那個世界本身,其實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的中心點——自我
從小到大,我沒少聽到那些關于怪人的故事。他們因為執著于自己的某一愛好,不務“正業”、廢寢忘食乃至傾家蕩產,但終生不悔。在公眾輿論中,他們有時被說成“瘋”,有時被喚作“癡”。沒人理解他們何以如此,他們自己也苦于不能說得讓人信服。
如果沒有我們今天正在親歷的革命性的商業進程,我們這一期采訪的20位創意企業主,怕是有很多位會遭遇我上面描述的境況。
這些文章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在朋友的勸說下才將商業引入他們的夢想。商業的成功第一次使他們發現,他們可以如此輕易并清晰地向這個世界解說他們的愛與癡狂。他們了解到,商業并不僅僅意味著金錢,它更是一種交流與分享的方式,因此獲取金錢的數量同時也可以讓你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人擁有與你同樣的夢想。反過來,在商業社會中,一個得道多助的人,自然也就有豐厚的回報。
他們的故事令人信服:長久以來,以各種方式苦苦忠實于自己想像力的人們,今天可以通過商業輕松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曾經看過一個德國人拍的記錄片。“宇宙是沒有邊際的,”片中一位大哲談道,“但它有中心。宇宙的中心就是你。每一個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為思想從這里產生。”
這種觀點令我長久地著迷。思想產生的地方就是宇宙的中心,換個說法是,一個想法就會創造一個世界。
蒸汽機是一個想法,PC是一個想法,互聯網同樣源于一個想法。
從蒸汽機到PC,經歷了很長一段時期;從有PC到把全世界的PC連接在一起,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人類社會呈現出加速想象的態勢。
在一個基于Internet的完善而變得充分Inter的世界上,資源配置的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人類經濟活動中管理層級、環節乃至成本急劇縮減,這就是所謂“扁平的世界”。當世界變得扁平時,后來居上者所憑借的不再是資金或其它有形的“實力”,而是敢于重新想象的勇氣。
不要輕棄你的想法,蒸汽機可能也沒有它重要。
富于藝術氣質的受訪者,從最初成功的喜悅中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又置身于新的尷尬之中。面對鐘愛之物成批投放市場,他們產生了這樣的困惑:“我到底是個藝術家,還是個販子?”
你看!先前的藝術也好,今天的商業也罷,人們憑借想象力構造出異彩紛呈的世界,目的并不在于那個世界本身,其實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的中心點——自我。
很多人的經驗說,自我認知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不斷地想象。
把藝術做成商業,需要想象力;把商業做成藝術,還得使用想象力。
你就是你想象中的那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