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木雞不怒自威,戰之則勝。我就要修煉到這樣的份上。”
找一個好地點,建一所好房子,交一群好朋友。這是房地產商中的異類李建國涉足房地產行業時的原始動力和美好愿景。千金買房,萬金買鄰,自古有之。李建國用他的Naga上院,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這一古老哲理。
李建國說,蓋房子盈利是必然,但卻不是最終追求。更重要的是,要留下百年建筑,傳世之作,成為一個區域的標志性建筑。“多年以后回味時,你的建筑值得被別人推崇,每一個都是極品,這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先做“奔馳”品質
2005年11月30日下午,北京。展覽館劇場外星光璀璨,Naga上院開盤暨電影《如果·愛》首映禮在北京展覽館上演。陳可辛、馮小剛、曾志偉、金城武、周迅、張學友、池珍熙、古巨基、楊千華、蘇永康……數十位明星和京城數百位名流蒞臨,鎂光燈閃爍不停,歡呼聲、口哨聲和掌聲不絕于耳。
執導這出戲的人不是導演,不是藝術界的大腕,正是李建國,Naga上院總裁,在耀眼的人群中身著寶石藍休閑服上裝的那個中年男人。在明星堆里,不為眾人所知的他,舉止鎮定自如,從容有度。
李建國說,跟著別人屁股走沒有意思,他要用新的方式造影響。開盤儀式與首映式合在一起,互相借勢,四兩撥千斤。荀子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李建國說:“水無常形”。
房地產界千奇百怪的開盤儀式讓人見怪不怪,選擇與《如果·愛》首映式同時舉行,也未必會引起人們太大的好奇。但Naga上院產品給所有人的震撼卻是前所未有的。為了這一刻,李建國準備了足足4年。4年前,在地產大腕云集的北京城內,李建國賭了一把,以高出競爭對手數倍的價位把位于東直門的一塊黃金地段歸入囊中。當時在媒體眼中,他不過是一個僅有一腔熱情的地產商人。
在寸土寸金的東直門內拿到項目開發用地,李建國鐵了心要把產品做成作品。在他看來,這種地段做其他項目簡直就是浪費資源,稀有地段上就要蓋豪宅,也只有城內不可復制的地段,才具備做豪宅的條件。當然,定位于豪宅,除了因為李建國對打造精品的執著和高度自信的性格外,也是因為要選擇一條差異化路徑。“我們不是老牌地產大公司,通過程序化、規模化獲利不是我們的路子。雖然打造房地產精品投資大,周期長,但我們這樣的小公司則具有一般大公司對精雕細琢所缺乏的耐心。”
促使李建國大膽冒險的另一個理由是,入行就要高起點,做高檔精品,成名了再去做中低檔產品。如同先去造奔馳然后再做桑塔納,人員、技術都會具有優勢。李建國毫不諱言,這是名利雙收的事情。
李建國確實因此名利雙收得一塌糊涂。但對眼前的名利,他從來不看重,他在乎的是Naga上院的誠信和品牌,這才是公司長久生存的必要條件。
讓產品成為作品
李建國不喜歡一切概念性的東西。他習慣少說話,多做事。
Naga上院的地盤上有一處老四合院,過去是羅家大院。要是按慣性思維,開發商會把它拆除掉以增加建筑面積,但李建國卻堅持保留了這個四合院建筑,并把它作為了業主進入建筑的門廳。結果出人意料地達到“中西合璧”的效果,廣受贊譽,也吸引了一大批業主。
在層高處理上,Naga犧牲了兩層的面積做高度,將層高做到3.25米。“看上去是舍,其實是得。”李建國深諳得與舍的辯證法。他知道,業主買房子不光是買面積,豪宅一定講究舒適度,看空間和體積,要讓他們住得開心,讓他們感激開發商。
如果按照通常的住宅小區開發,Naga上院最多兩年時間即可完成,但李建國卻用4年時間。他并非不想賺錢,但“我看的不是公司短時期內賺多少錢,我看的是公司以后幾十年的發展”。
他用一個故事來形容這個道理:戰國時代,紀子為齊王養斗雞。一個月后,齊王問他,此時的雞能否和別的雞相斗。紀子說,不行,它一見到別的雞就怒發沖冠。又過了一個月,齊王又催問他現在能不能斗,紀子回答還是不行,它還有點急躁。再過一個月,齊王問他,現在能斗了嗎,紀子說可以了。當下抱來一只斗雞,斗雞圍著這只雞轉了一圈,但這只雞卻紋絲不動,呆若木頭,結果斗雞再看一眼這只如木頭般呆立的雞,竟落荒而逃。因為“那只木雞不怒自威,戰之則勝。我就要修煉到這樣的份上。”
建筑也要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因此李建國對豪宅的建筑有著自己嚴格的標準,選材中十多項都是世界第一的,設計也要集中大師的智慧,把建筑做成一件用來鑒賞的藝術品,保證這件作品幾十年后依然保持魅力。
現在,李建國正忙著請英國設計世家來設計Naga的大戶型。前者曾經給丹麥王室、布什辦公室以及華盛頓故居做過設計,在李建國看來,只有歐美純正的皇室設計師才最適合Naga的皇家氣度。
Naga上院集結了六位國際大師的精華,這六位國際大師在國際上做的都是公共建筑,如今,他們聯手做一處私人住宅。做事情喜歡“硬碰硬”的李建國為Naga上院組建了一個豪華設計師陣容。
豪宅也是一個生活圈子
一個高尚社區的品質,最終體現在入住之后,人的關系和諧是房子升值的源泉。敢于稱為百年建筑,除了建筑本身以外,重要的就是后期服務。
為保障后期服務的高品質,2005年6月,李建國發起了Naga上院的“物業革命”。這場“物業革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物業公司股權配送給業主、房屋售后服務、業主公約。在開發前期,開發商先出資成立物業管理公司,銷售項目時將物業管理公司以股權的形式配送給業主,讓業主自己做物業管理公司的老板。之后,將由作為股東的業主選出董事會,領導物業管理公司發展,物業管理公司經理則由董事會聘請專業人士擔任。
李建國把業主公約、售后服務、俱樂部管理、物業管理等后期延伸的內容,統統納入了Naga豪宅的系統內。經過變革的物業公司從屬于業主,完全站在業主角度考量問題與執行作業,絕不同于其他項目處于夾心餅干式角色。物業公司本來所有的經營、管理等各種性質從本質上變成純粹的服務性質,這是變革的核心所在。這樣一個服務團隊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為既是雇主又是業主的客人服務。業主有絕對的所有權以及足夠的決定權。
現在,很多社會名流都找李建國買房子,因為Naga上院,他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李建國是Naga99席中的第一個業主,他是想直言不諱告訴別人:這個房子我先買,如果決策人身在其中,一定會把項目的品質做到位。
李建國想把Naga做成一個平臺,業主相互之間都能成為朋友,“我給業主提供的是一個平臺,對我也是一個平臺。”李建國說,Naga的業主都是各行業的精英,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也會碰撞出商機,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發展自己的事業。
為此,李建國小心地控制著業主的層次,他認為,一個豪宅的規模不能很大,頂級豪宅只能賣給少數人。所以把Naga上院建成為300、600和1200平方米的大戶型,并且Naga上院只有99套。每一套房子的最終出售權和定價權都在李建國一人的手里掌握。豪宅也是一個生活圈子,強調純粹性,否則業主之間沒辦法溝通。為了讓業主更好的溝通,他把Naga上院7000平方米的商業部分做成一個頂級俱樂部,里面有藏酒窖、雪茄吧、還有音樂廳。
金子和豬
在商界公認最復雜的房地產行業,李建國作為一名地產小學生的種種做法,極大程度地顛覆了運行已久的行業規則。“水平低,悟性高。”李建國說自己是一個草根商人。
他總說,是金子到哪都發光,是豬運到北京也是豬。歷經的艱辛,讓他練就了一身狼族的性格,堅韌、霸氣、睿智、感性、特力獨行。
少年時代的李建國生在了一個豬一樣的環境里,每天上學要徒步10里,放學后打豬草是必修課,但學習成績卻如金子般風光。18歲那年,高考在即,別人忙碌于緊張的復習希望考出好成績,而他卻為自己的優異成績苦惱萬分。哥哥剛考上大學,家里再也供不起另一個大學生。在未和家人溝通的情況下,李建國毅然放棄了高考,從此走上了另一條人生路。雖然現在的他成就斐然,但那個放棄高考的決定,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退學后的李建國從經銷商做起,在甲方乙方間奔波勞頓。1989年,李建國掘到了人生得第一桶金,當時銅價持續暴漲,不斷購入者的風險系數也隨著大增,當所有人都認為到頂而開始出貨的時候,他用一張空頭支票,從廠家大量購入。一個月后,銅價馬上到頂之前,李建國已把貨物銷售一空,還了廠家現金之后,凈賺十幾萬。
在經銷商領域頻頻顯露出的睿智和膽識,幫助他順利進入了風險投資行業。在涉獵廣泛的風投領域,李建國成長為一個全能人才。在這個行業,和后來他進入的房地產行業,他都讓對手很難受。李建國證明了,生意不缺少機會,而是缺少發現機會的人,對于一個思維敏捷的、悟性高的人來說,生意處處有機會。
遠見是企業家最被仰慕的素質。商業神話中最令人困惑不解的是為什么他們比別人看得更遠。李建國認為,新市場經濟下的企業家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尋找新經濟條件下的盈利模式,找到一個使企業快速成長的模式。“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回顧李建國的創業歷程,老子的話算是最經典的寫照。李建國如今已成大業,仍在不斷追求完美,他強調,“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