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網商節在杭州召開。與以往同樣由阿里巴巴主辦大腕云集的“西湖論劍”相比,今年的網商節少了一些高不可攀的明星味道,卻增多了一些民眾更加關心的草根性。原本單單在會堂里舉辦的演講評選被放大到置于室外開闊的西湖白堤和孤山廣場;原先僅針對千余積極網商,本次開放對10萬普通民眾;以往演講者是高高在上的企業家和學者,如今網商自發組織了包括電子商務征稅、網商博客、網絡防騙和誠信等熱門話題的分論壇,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阿里巴巴CEO馬云表示,如果說西湖論劍是領袖級峰會,那么網商節就是一次丐幫大會。他說:“網商節就是幫助所有的中小企業和具有創新精神者,為他們提供溝通、交流、學習的場所。”
十大網商
小本創業
在上周出爐的第三屆中國十大網商中,大部分的獲獎者仍然來自廣東、浙江、上海等互聯網發達區域,但山東、湖南、重慶、福建等地方也涌現了一些佼佼者。審視十大網商經歷,他們基本上都經歷過替人打工,小本創業,一路做大的蛻變過程。事實上,近兩年來,網絡應用越來越普及,伴隨而生,依托于中國電子商務成長的“草根商人”群體離我們越來越近,阿里巴巴數據表明,網商九成來自草根階層。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宋玲透露,據估算,這個群體一年的網上交易金額就達到數千億元,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相當作用。
江蘇做國內貿易的王開榮2003年面臨困境,嘗試加入阿里巴巴后,隨即獲得1筆1萬多美元的訂單,兩年時間他做成了1000萬美元的出口額。廣東的陳記強通過網絡賣工藝品扇子,2003年就實現了200多萬元的收入,2005年他通過阿里巴巴,利潤率實現200%的增長,成為許多世界500強企業的禮品供應商。北京的女網商韓洪英在淘寶上以3萬元的庫存內衣起步,到目前為止,她的淘寶店鋪每天瀏覽量達5000人以上,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阿里巴巴調查顯示,55%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年收入超過100萬元,近一半的個人開店者一年的收入超過3萬元,而20%的個人通過網上開店更是月收入成為萬元戶。
經營模式
依舊需要創新
在楊致遠和馬云聯袂出席的“全球化視野的創新之路”論壇上,他們圍繞創業者個人志向與理想、“堅持、創新”等創業素質以及創業者如何對事業全面規劃說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同時對中國的2000萬網商提出了3點要求,他們認為,創業者包括成功的網絡創業者應該有激情、有夢想、有遠見。電子商務研究人士也是阿里巴巴會員的偉雅表示,成功網商必須做到兩條,一條創新,一條創新在實踐中盈利。事實上,網商群體是中國最有希望走出創新之路的人群,網商因為其生存壓力,靈活效率更高,自我動機強,在整個市場中處于攻勢,市場選擇點多而且轉向快速。正如網景創始人、互聯網最具傳奇色彩的技術創新者和創業者安德魯所說的一樣“創新通常非常簡單,任何個人都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完成,但是,創新永遠不可能來自大公司,也基本上從來不會來自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
盡管網商在創新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網商更有需要必須創新,這也是眾多網商自發論壇中體現出的一個集體心聲。因為網絡交易是體現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其交易內容也必然緊貼時代的特點,網商必須具有創新意識,緊緊跟隨時代的潮流,才能永葆自己的競爭力,進而不斷躍上新臺階。“創新需要與別人不同的角度去省視與衡量自己做生意的方式。”淘寶年銷售額達200萬元的5鉆北京賣家韓洪英作為10大網商入圍者對記者表示。
電子商務
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
據介紹,阿里巴巴在2004年舉辦了首次網商大會,而隨著網絡發展和電子商務的深入人心,網商群體不斷擴大,目前每天有超過8萬的企業和個人加入網商行列,網商人群已占中國1.3億網民數的1/6-1/5.3年前的第一屆網商大會不過800多網商參加,第二屆參會人員增加到2000多人,而這次網商大會參會人數過萬,還有海外網商遠道而來,因此特意選擇了白堤舉辦,并且擴大成面向所有市民的網商節日。
阿里巴巴方面認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可以顛覆傳統模式達到重新洗牌目的的新工具。中國的網商,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帶有草根特點的新工具玩法。以至于雅虎酋長楊致遠感慨,隨著中國互聯網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的持續活躍,中國肯定將領導全球的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