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觀念。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人才的培養就顯得特別重要。現在,有的企業家有一種錯覺,認為現在人口多,勞力資源多,人才就必然多。其實,人口與人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口多,說明人力的數量多;人才多,說明高素質的人力多。不少企業發展面臨困難,勞動力素質不高,高素質的人才,特別是企業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營銷人才相對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怎么辦?有四條措施可供借鑒:一是培養現有人才,二是選用拔尖人才,三是重視年輕人才,四是引進急需人才。
生態觀念。企業家一個容易出現的傾向就是“重生產,輕生態”,對環境問題缺乏應有的重視。針對這個問題,企業家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一是從全面建設小康考慮;二是從新型工業化考慮;三是從“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考慮;四是從企業員工的生存環境考慮。企業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搞好了,員工的生存環境就可以大大改善,生產和工作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否則,生存環境惡化,生產和工作效率低下,企業生存與發展也將面臨威脅。
事業觀念。中小企業大體分為兩類:一是改制的企業;另一是自辦的企業。對這兩類企業,有的企業家把它當作“事業”,有的企業家則把它當作“家業”。不同的思想境界則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湖北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在將原來的企業買斷改制成民營企業以后,提出了“三做三不做”的理念:一是堅持“做事業,不做家業”,始終把企業發展擺在首位;二是堅持“做船長,不做家長”,始終把重建機制貫穿始終;三是堅持“做蛋糕,不分蛋糕”,始終把培育后勁當作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