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范圍可能不斷擴大。社會分工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巨大作用,產業鏈已成為企業生產不可或缺的依托。而產業鏈條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鏈條上的其他環節受到沖擊。在近3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產業鏈條,并成為“世界工廠”。我國不僅是產品的加工方,也是原材料以及勞動力、能源和運輸的提供方。這意味著,外貿出口的減少必然會對非出口型企業造成沖擊,并影響這些領域的就業穩定。
第四,存在出現對就業擠壓效應的危險。我國勞動力市場的供求本來就很緊張,目前局部地區、行業的就業形勢進一步緊張后,可能會導致整體就業形勢更加趨緊,也可能會導致勞動者心理預期發生變化,從而減少消費,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和就業崗位增加。
綜上所述,今年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將進一步加大,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針對這種情況,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應對措施,國務院還專門發布了《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中央的決策部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穩定就業。穩定就業能夠防止就業形勢進一步惡化。對此,中央提出了“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的政策措施,即通過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困難企業緩繳五項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率,運用失業保險基金結余為困難企業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職業培訓補貼以引導企業不裁員或少裁員,以及企業與員工雙方平等協商等措施,減少就業崗位流失。
扶持就業。通過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扶持勞動者就業,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做法,也是在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不平衡情況下穩定就業的必然選擇。這包括:采取完善落實市場準入、場地安排、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免費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通過Cye.com.cn落實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和稅收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通過進一步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促進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