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目前糟糕的經濟狀況,一些專家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經濟衰退將會再現。
那也是微軟和蘋果相繼創立的時候。
如這些例子所示,在經濟衰退期創業似乎也不是那么糟。當然我也不是說經濟衰退有助于創業。事實其實很簡單:對于創業而言,經濟狀況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們也已經投資了那么多新創公司,如果我們可以從中學到點什么的話,那就是:公司的成敗取決于創業者本身的特質。當然,經濟因素多少會有所影響。但作為衡量一家公司能否成功的指標,創業者自身最能說明一切,相較之下經濟因素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成功的關鍵在于“你是誰”,而不是“我在什么時候做”。如果你是“正確“的人,你就可以成功——即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如果你不是那種人,那么再好的經濟狀況也幫不了你。一些人認為“現在經濟狀況太糟了,我最好還是別在這個時候創業。”,他們的這種錯誤和經濟經濟泡沫時期的那些人一樣。在那時,人們的想法是:要創業,就有錢。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自己成功的機會,你就應該多想想你應該有怎樣的合作者,而不只是關注現在的經濟狀況。想知道那些因素會威脅到公司的生存嗎?答案不在新聞里,去照照鏡子。
但對于所有創業者來說,在大刀闊斧之前先觀望一番是否會更好呢?如果你想開一家飯店,嗯,這樣想沒錯。但如果你專注于技術領域,答案就不是這樣了。技術進步本身并不太受股票行情影響。所以對于任何想法,迅速行動的回報遠高于觀望不前。微軟做的第一個產品是為Altair系統的Basic解釋器。那就是1975年的世界所需要的產品,如果當時Gates和Allen多等了幾年才行動,一切就太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