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以投資合作生意、簽訂入股合同、入股分紅等名義,訂立虛假合同,詐騙錢財。例如,2009年2月11日廣州市越秀區公安分局破獲的余某蘭集資詐騙案重,余某蘭聲稱在廣東省惠州市設有服裝工廠,并已與兩家電視臺簽訂了加工表演服裝的合同,可在投資合作期內賺取20%至30%的利潤,騙取了黃某等8人共計人民幣235萬元。
廣州警方提醒群眾從四個方面防范非法集資犯罪,一是摒棄暴富心理和貪念,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不要被非法集資所承諾的高額回報所引誘和蒙蔽;二是拒絕傳銷,各種形式的傳銷活動都是非法的,投資者不要參與此類活動;三是拒絕所謂“投資咨詢”“產權經紀”等不具備證券經營資格的中介機構的推銷,此類非法證券活動都是違法的;四是被騙后要及時向政府Cye.com.cn部門咨詢或舉報,不要為了追加投資回報被犯罪分子所慫恿和愚弄,進而幫詐騙公司說情,干擾公安機關正常執法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