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路上,很多人常常會有滿腹的抱負,滿腦子的計劃,以及許多認為需要發展的策略,如果能突破常規思維的樊籬,有意識運用與傳統思維和習慣背道而馳的逆向思維方法,“反彈琵琶”,往往“曲徑通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觀念一:先站穩再前進
太多的媒體報道,總是不斷地反映競爭激烈、社會瞬息萬變,好像再不努力,馬上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一閃神就錯過商機似的,不僅把每一個員工逼得很緊,更把創業者逼得好像不趕快前進,會無法成長,無法拓展。
有時,按兵不動才是上策。亂兵打仗是打不贏的,惟有帶領的是士氣高昂、情緒高漲、樂意作戰的士兵時,才能攻占市場,贏得勝利。雖然企業無法停止運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重新調整,思考更清楚的策略及方向,何嘗不是一個更好的方式?逐步修正,然后行動;行動,然后再修正。中場休息沒什么不好,在競賽的過程中,固然精采的賽程會更有趣,會更有看頭,但別忘了,最終贏得市場上的勝利才是你想要的,也才是你能通往下一階段的門票。
惟有適度的休息、調整,才會讓你更有力氣奮勇前進。
觀念二:創業也可以分工
創業一定要單打獨斗嗎?一定只能通過自己的人脈,通過自己的專長嗎?一定要擁有自己的員工團隊嗎?答案是:不一定。你也可以利用外包資源!比如網頁設計外包、訂單處理外包、電話接聽外包、公關協助外包。一個剛起步的公司,剛創業的人,不需全靠自己,還有更多外在的資源可以協助你一同開創事業。
當然,你會說,外包要付費,要付出成本,但你也需考慮到,你自己是否有三頭六臂以及有充分的時間完成那么多的事情。其實,有時候并不需什么都自已來,分工的時代已經來臨。如果大小事都得自己來,哪來的心思想策略、想計劃,規劃下一步要做什么?如果創業者什么都要自己來,什么都堅持要靠自己的力量,那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一步步都可親身經歷,但相對成長的速度會比較慢,而且更需要有強而有力的體魄和長久打拼的打算;另一個是認為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切,認為自己什么都行,可是要花費你大量的時間,造成你永遠都在處理“緊急”的事,而非處理“重要”的事。
緊急的事,有可能包括客戶的來電、太多的會議和討論,但卻忘了重要的事情,如營銷發展的策略,合作伙伴的規劃,給予員工的良好工作環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