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谷歌的工作卻不再帶給他更多的激情。
此時的李開復覺得,金錢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他希望以后從事的工作,是那種能夠每天鬧鐘還沒響就想跳起來上班的工作。
李開復為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下了一個定義:
首先是,能從無到有做出一番事業;第二是可以跟一批我自己挑選的,而且我真心非常喜歡的人在一起工作;第三,有很大的權限來決定我要做什么工作;第四,覺得做出來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思索再三后,他決心做一個類似“烏托邦”的地方。“創新工場”將永遠保持大約110人的規模,但是每年準備剝離拆分50人離開,再招50人遞補。創新工場為創業者提供辦公場所、申辦營業執照、租用服務器帶寬、起草法律合同等后勤服務;內部對項目進行篩選評估,為一個項目招募匹配最合適的人才;各個項目開發的數據庫、技術將會積累下來,全公司共享,以降低其他項目的開發成本。
“我們把天使、VC、獵頭、軟件公司、孵化器5個東西的精華融合在了一起”,李開復說。
2009年9月4日,他寫下了《再見,谷歌》一文,用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名言作為結束:“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這一次,他決心聽從“內心真正的召喚”。
“被成功”
李開復很樂意每天拼命工作的,實際上,他很喜歡朋友們稱他為“鐵人”。10月,他整整為自己安排了19場大學演講,橫跨8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