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創業、創富……這些時尚名詞,讓不少人憧憬成功之路。可是怎么樣才能成功創業?
12月26日,互助公社與銳之旗公司邀請了河南青年創業大講堂發起人、蝶戀花品牌創辦者張學鋒,為社員們上了一堂課“在創業路上”,具體講解了在創業初期如何選擇項目,如何打造自己的團隊。
商報記者 鄭雪
期望值不同
創業成果必定不同
活動現場的投影儀,顯示著一幅“鄭州市近幾年離婚增長率”的示意圖,讓很多社員不解。
張學鋒解釋,創業者在創業途中,經常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長此以往,就像從戀愛到結婚,如果雙方的期望達不到最初的期望值時,就可能會導致婚姻失敗。
正所謂,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沒有達到一個平衡心態,永遠都堅持不了自己的創業目標。張學鋒說,尤其是中原人不像南方人有經營步驟,浙江人和江蘇人在投資各種項目之前,會提前想好要在什么時間收回成本。
張學鋒指出,每個人的期望值不同必定產出不同的創業成果。“如果一個人的期望強度太脆弱,必將因無法面對現實或自身的缺點和挑戰而半途而廢;只有擁有足夠牢固的期望強度,才能讓他們堅持到項目開花結果。”
選項目學會變通,稍加改變就是新商機
張學鋒說,一些企業不太關注“微型商機”,這時候就留給了創業者可乘之機。但是,創業者不要去做普通的、區域化產品,應找投資小、適合全國的新產品。“先不分析項目能否賺錢,也不要把商機告訴別人,發現后自己去嘗試著做,或者從別人的項目產品中,研究后復制過來,轉為自己的項目。”
“一個新產品,千萬別覺得它賣不上價兒。”張學鋒說,2005年,他開了一家紙藤花、絲網花店,也是鄭州市唯一一家銷售絲網花產品的店,每月最差營業額也在2.5萬元,6個月后,把產品改成幾片紙、模板、說明書等套裝銷售,其半年營業額是100萬元。后來,由于這些絲網花產品制作簡單,近幾年,大街小巷都能見到絲網花的蹤跡,以至于產品的利潤也被降低了10倍。
所以,要在這個產品沒有利潤的時候,創新另一種產品,同時,創新產品不是創業者來決定,而是先接納客戶的意見。“有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產品制作過程中,應該根據客戶與消費者的喜好、特點來生產,而南方客戶偏愛淡雅色系、小巧型產品,北方客戶偏愛鮮艷、大個頭產品。”張學鋒建議,一般微小型項目只按訂單多少來批量生產,不需要做庫存,這樣可以節省公司資金。
另外,很多產品只要稍加改變,就是商機。“去年,在廣交會上看到一家韓國的大頭貼毛絨玩具,購買一臺機器帶回鄭州,拆開內部零件進行研究,對機器做深加工后,改變成大頭貼立體娃娃,在國內的生產成本與外國產品相比能降低七八倍。”
成功者當伙伴
小心自搬石頭砸腳
“公司是和好朋友一起開的,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關系太好,在工作中發生分歧,對方總讓我服從他的意見,很容易造成雙方誤解,有時候還傷害對方的感情,這樣該怎么辦?”一名社員問。
“創業初期,不要選目標太高或已經成功的人士做合伙人。如果公司經營一兩年后,合伙人覺得沒有多大發展前途,非要撤出公司股份,那么這個公司就很難經營下去。”張學鋒說,他自己的心得體會就是,一定選擇與自己差不多的人合作,兩人不管是資金還是能力都相當的合伙人,才能堅持創業。
“公司是合作形式,雙方一定簽訂協議,兩年內不分紅,用流動資金來進貨。”張學鋒表示,兩人分工明晰,才能把公司經營好,共同管理時承擔職務的主次之分極為重要。“比如,兩個合伙人要先制定工作崗位制度,如果發現對方執行出錯,獎罰分明才能體現出公司在管理上的公平。”
“在經營過程中,不僅合伙人要對眼,員工也起到很大作用,特別做產品銷售、設計研發的人員,在創業團隊中,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不光是靠老板一人,而是通過員工和老板的組合,老板不能聘太聰明的員工,如果員工發現商機,也會復制公司的模式另外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