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影著協”)理事長朱永德日前在金雞百花電影節論壇上宣布,《電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收取標準》和《電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使用費轉付辦法》上報國家版權局公示后已獲批準通過,從明年1月1日起,網吧、長途客車播放電影必須向影著協繳納一定的版權費用。
從朱永德的表態看,收取電影版權費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但至少有如下三個疑問商待解:
其一,收費標準和方式是否合理。電影版權收費涉及著作權人、影著協及其合作單位、網吧及長途客車、網民及乘客等多方利益,收費標準的確定需經充分協商和博弈,而不能由影著協單方面說了算。按照影著協制定的收費標準,網吧每臺電腦每天收費標準=當地網吧平均每小時上網費用×7.5%,長途客車則每車每年收取電影版權費365至500元。這樣的收費標準據何而定?是不是通過充分協商達成的一致結果?
其二,網吧及長途客車是否有“消費”選擇權。被收取電影版權費的網吧和長途客車猶如“消費者”,也應該有“消費”選擇權。網吧可以不購買網絡公司的片庫,網吧里的網民可以直接到免費視頻網站看電影,這些視頻網站若已購買電影版權,網民和網吧就無需再次付費,向這些網吧收取電影版權費就相當于“二次付費”。對于長途客車而言,有些長途客車并沒有電影播放設備,即使有,經營單位也可以選擇不播放,憑什么要統一繳費呢?
其三,正如一些論者所言,電影版權收費會不會重蹈卡拉OK版權收費的覆轍,打著保護著作人權益旗幟的版權收費,所收費用最終有多少流入著作權人的腰包,有多少流入權勢部門及其下屬單位的腰包,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