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王菲演唱會的高價票市場上買不到,淘寶網上的票販卻在加價賣,什么座位都挑得到?”近日,一些“歌后”的忠實粉絲不斷向記者抱怨。據記者了解,京滬流行歌壇演唱會市場出現“正常渠道購不到好票,網上加價甚至翻倍賣”的怪相,已非一日;而這樣的“緊俏”局面并非真正的市場行為,而是某些演出商“捂盤”乃至“倒賣”給二手票販以牟取暴利的行為使然。
高低兩頭最緊俏 你有需求我“捂盤”
樂迷小B告訴記者,王菲演唱會在門票預訂剛開頭幾天,就聽演出商統領的“官方票務”宣布“除了部分高價票外,其他價位票全部售罄”。然而,沒有間隔幾天,網絡上卻上演著“王者歸來”的一幕,“已售罄”的低價票普遍被加價出售,而最高價2500元的內場票甚至被“炒”到7000元一張,大量歌迷只能望價興嘆。張學友演唱會也是如此,演出官網上顯示演出只剩高價票且票量緊張,低價票無票可售。但在淘寶網上,各檔票價應有盡有,唯一的“變化”,是每張票幾乎都被加了百元以上在銷售。
一位票務網絡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演唱會低價票出票向來比較順暢,最前排的票通常也不乏人問津,剩下的大量價格不菲的票子最為難銷。演出商“換”腦筋之后,現在每場演出兩頭價位的門票總是很快 “沒有”,拿出來賣的都是中高價位門票。類似行為跟開發商“捂盤”造成人為的“搶購”假象實質是一樣的——歌迷以為票子緊張,只能從正常渠道買位子差的和票價高的。這樣,也就會幫助演出商順利“出貨”。
演出商做小動作 票務公司無計施
那些低價票又流向何處?事實證明,最后那些“捂”下的低價票或座位好的門票,都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掛到了網上。不少歌迷最終只能被逼迫到網上瘋狂搜尋“轉讓”字眼的門票,但網絡購票的風險較高,實在嚇退了很多觀眾。“買張演唱會票子為啥這樣難?”兩位早就盯著王菲演唱會低價票的大學生感嘆。
據了解,某些演出主辦方哄抬了價格不算,手里“捂”著的門票也絕不甘心通過正常渠道出貨,而是把熱門票以高于票面價格出售給黃牛。這樣一來,風險也讓網店店主或黃牛們各自承擔了。對此,一些正常渠道的票務公司無可奈何地說:“演出商或者票務總代理可以‘欺負’正規的票務公司,先付錢也不給票,即使給也是聽憑‘發配’位置,根本沒有選擇權!也許因為做票務的只靠老老實實賺3%到4%的辛苦扣點,不能幫著演出商加價唄! ”滬上一家票務公司老總告訴記者,“捂票”現象已經非常嚴重,對演出、票務的行業發展是一種殺傷,對觀眾的文化消費權益也是極大的損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