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曾經以投資人身份出現在各大場所,在對金山員工的內部講話中,他披露了自己對于創業中青春的理解,以及對于金山自己的那份獨具的感情和投入。在這份講話中出來熱情洋溢的情感抒發,他也表示,對于互聯網精神的理解,他認為三條最為關鍵,極致,用戶口碑,快速是互聯網精神的核心。以下是內部講話全文:
各位金山的同學們,下午好!
這是三年來我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金山的員工會上,內心感慨萬千,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在過去的三年里,雖然我努力將金山放到內心深處,但是每次走進金山辦公室,每一次看到金山的同學們,每次在媒體上讀到“金山”這兩個字,都會心潮澎湃。無論我多么的克制,但是我知道,金山在我內心深處是永遠揮之不去的。
今年5月份的某天早上,陳勇(原金山珠海研發負責人 現任金山網絡副總裁)給我打電話,說能不能見面聊聊,我讓他來我辦公室。他告訴我,大家商量了一個通宵,都認為360簡直就是行業惡霸(360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制用戶卸載金山網盾),公司堅決不能對這種惡勢力妥協,必須戰斗到底。如果公司不同意戰斗的話,他就辭職,去任何一家愿意戰斗的公司。說著他就哭了,哭得稀里嘩啦。我知道他說的是氣話,但大家能理解我當時的心情嗎?
從那一刻開始,我對自己說,不論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一定要幫助大家。
金山公司從1988創立到今天,已經有22個年頭了。22年,對于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的IT行業、互聯網行業來說,簡直就是幾個世紀了。大家知道在中國病毒是哪一年出現的嗎?1989年!大家知道互聯網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嗎?1989年!大家知道騰訊是哪一天成立的嗎?1998年!這所有的,被后來證明是劃時代的事件都是在金山漫漫的長河里面出現。金山是一家活了幾個世紀的公司。
1994年,當我們面臨微軟強勁競爭的時候,公司差點關門,當時只有十來位員工,可是金山沒有死掉。從1997年準備開發金山毒霸,到2000年正式對外發布,開發的壓力很大,困難重重。當年的我們,每天打仗似的,人都接近瘋狂了。但是,發布后僅僅用了兩年時間,金山就拿下殺毒市場的半壁江山。
我想非常坦誠地告訴大家,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公司確實遇到了發展上的瓶頸,這是時代變革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我們已經是祖父級、爺爺級的公司,時代已經從PC時代轉型到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都落后了。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們整個公司的機制、決策流程,包括我們各級的管理者思路是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化了?2004年,我曾經在公司掀起了互聯網轉型的革命,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理解什么叫互聯網。
在我心里,金山毒霸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團隊。
當年金山毒霸,是陳飛舟(金山毒霸第一代的研發負責人,現金山游戲CTO)帶領著二三十人完成的。有一天,我到毒霸辦公室,發現桌子上的一張紙條,至今不確定是誰寫的,據說就是陳飛舟。我清楚的記得,看到紙條上的字,我感動不已。上面寫著:我的青春,我的毒霸。
當時,大家都住在辦公室里,沒日沒夜地瘋狂工作。當瑞星一年甚至一年半才升級一次的時候,我們每半年就升級一次。2000年我們確定目標,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殺毒軟件。當時和瑞星的競爭,不亞于今天和360的競爭。但是,在那么大的壓力下,陳飛舟能夠喊出這樣的口號,至少在他20來歲的時候,真的把自己的成長和毒霸品牌、毒霸業務的成長牢牢的綁在一起。后來我們市場部改了一下:我的青春,我的金山——這成為整個金山公司的口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