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刊數字化的現狀和未來
——在第二屆亞太數字期刊大會上的演講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石峰
尊敬的國際期刊聯盟主席阿讓•普瑞先生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金秋十月,來自亞太地區的400多位嘉賓齊聚在景色迷人的西子湖畔,一起探討我們共同感興趣的命題——數字革新、期刊未來。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媒體專家,將為中國期刊界帶來他們對數字變革的精辟解讀和數字變革實踐的寶貴經驗,有近20位中國期刊同仁及數字媒體高管將與各國專家同臺對話,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將就發展數字媒體及版權保護問題作政策解讀,無疑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盛會。中國期刊協會為能在中國舉辦這樣的盛會而高興,對前來出席會議的海內外賓客表示最誠摯的歡迎。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做了大量周密細致的大會接待和服務工作,我代表會議主辦方和全體與會者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中國期刊業的數字革新,經過近10年的探索和積淀,已經取得令人欣喜的進展。數字化正在悄悄地改變著中國媒體的格局。
1.中國數字出版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數字化技術近10年來的發展,急速而深刻,凸顯了出版業的創新實踐。2008年中國數字出版業的整體收入達到530億元人民幣,比2007年增長46.42%;2009年數字出版業的整體收入達到799.4億元人民幣,又比上年增長50.75%。目前每年出版電子圖書50萬種以上,并呈大幅增長趨勢。全國現有1937種報紙的大多數報社都開展了數字報業務,單獨出版的數字報有700份以上。現有期刊網站580多家,電子期刊總量已經達到近萬種。據有關方面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數字出版用戶每年將增長30%,收入每年將增長50%。
2.產業形態初步成型。數字出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以內容為基礎、依靠技術革新,產業形態經過多年探索已經逐漸清晰,初步找到了適合數字出版自身發展的運營模式。以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等為代表的數字期刊企業,已初具規模。例如,中國知網已成為全球著名的專業互聯網與電子出版機構,擁有2000余萬在線讀者,在海內外擁有數千家機構用戶。目前,期刊數字化從內容提供商到技術服務商,到網絡發行平臺,到終端閱讀、移動閱讀,已形成了期刊數字化產業鏈,并在逐步延伸和完善;在培養用戶閱讀習慣和廣告商對數字期刊認知的過程中,將逐步建立起持續有效的贏利模式。這種以依靠著作權人與出版商結合、內容與技術結合、產品與渠道結合、收費閱讀與廣告經營結合的產業鏈,是數字出版產業形態的一大特色。
3.數字化推進期刊國際化。數字出版使中國期刊借助互聯網跨出國門,走向世界。例如,中國知網的海外機構用戶已遍布美國、英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美國國會圖書館等500多家用戶。在未來的歲月里,數字出版將有可能重組中國媒體的格局,使中國媒體產生新的造血功能,并進一步拓寬中國媒體國際化的渠道,創造出新的媒體發展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