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的版權斗爭中,視頻的版權爭斗是激烈的,視頻網站中的幾個一線公司,互相指責對方侵犯版權,當然也包括它們被版權所有者起訴侵犯版權,大大小小的口水仗乃至司法官司,“絡繹不絕”。
視頻制作投入的成本是不菲的,它能產生的效益(比如電影、電視劇)也是相當驚人的,在利益的驅動下,版權所有者急紅了眼,誓要討一個說法,動力足夠。加之大多數視頻制作的組織,不是電影公司就是電視制片公司,也有相當的實力去和盜版者計較。故而,“動力+實力”便形成了今天視頻網站的范式:版權是一個必須要打起精神重視的問題。
但中國文字領域不是。長久以來,互聯網上對文字的侵權隨處可見,即便是大型門戶,也會利用一些所謂“網友發布”的手法,來行盜版之實。
一般而言,一篇文字稿所產生的商業價值相對沒那么大,很多印刷媒體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和大型網站理論一二。故而,中國文字領域著作權,基本上在數字世界就是一句空話,除了一些極端的個案外,我們很難看到就文字著作權而引起的口水仗。
不過,時代終于演進到現在有人要就文字的著作權來計較一下了。這次爭論的核心點是盛大。盛大指控百度文庫有大量的著作權屬于盛大所有的文字(其實也就是網絡小說),看上去這是一次網絡公司的爭斗,但實則圍繞的都是“數字出版”,對于盛大而言,謀求的都是“錦書”這款電子閱讀器的利益,更進一步的,可以說是圍繞“盛大轉型”的戰略關鍵點。
盛大起家于網絡游戲,但其實一直沒有放棄過自身的轉型。在過去,它曾經布局過電視機頂盒,試圖過控股新浪,但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終。這次依靠旗下七家網絡文學站點,借助手持終端閱讀器Kindle模式的火爆,盛大第三次發起以“錦書”為核心的轉型。現在看來,干得還不錯。
當它發現百度文庫存在著威脅到它“收費閱讀”模式之后,引起的強烈反彈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有趣的是,新浪一個名為“愛問”的應用,里面同樣有著大量的涉嫌作品,盛大卻并沒有找上新浪。筆者認為,一方面,錦書的負責人侯小強(盛大文學首席執行官)出身新浪,到底是老東家。另外一方面,基于高流量而產生的破壞力,百度遠遠比新浪更驚人。
而電子閱讀器這樣東西,本身對于傳統出版社來說,也是相當糾結的玩意兒。畢竟電子書比紙質書賣得便宜。假設傳統出版業犧牲平均單價是否能從更多的銷量上換回來總收入還是能增加,這對于出版社而言其實依然是個需要再調研的問題。而中信出版社跳出來說盛大侵犯了它的權益不足為奇,暢銷書也是有足夠的利益產生動力讓它和盛大較真。
于是乎,前腳我們看到盛大在那里拼命控訴百度的“不道德”,后腳就看到中信指責它自己也在那里侵權。商業上,你來我往,是真的關心著作權本身嗎?
還不如說,很多時候都是利益罷了。利益到了足夠的份上,自然商業組織們就會出來言之鑿鑿地捍衛著作權了。(作者執教于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新媒體、互聯網觀察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