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鼻祖”惡意圈人
事實上,圍繞團購業惡意競爭的話題最近風波不斷。除了美團網與商家DQ的糾紛被外界指責有“割肉圈地”嫌疑外,年初時“團購鼻祖”Groupon的“圈人計劃”也鬧得沸沸揚揚。
Groupon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曾大膽表態將在3個月內招1000名員工!叭θ擞媱潯逼鹩诮衲1月,一家“新開張的禮品公司”將電話打到滿座網前臺,以試吃巧克力產品的方式,成功得到了滿座網所有員工的聯系方式。后來,滿座網COO王珂感到事有蹊蹺,調查后發現是Groupon通過獵頭公司在背后企圖“挖墻腳”。
據了解,Groupon聲稱為愿意跳糟進來的員工提供比本土團購網站高3到10倍的薪水。但一位已進入Groupon的員工稱,“如果挖過來的人達不到公司的要求,就會被迅速炒掉”。甚至有人揭露,Groupon在國外擴張時,也曾有過在短時間大量挖人,不久之后又大批裁人的“惡行”。
“人才是團購網站的重要資本,他們的手上掌握了眾多商家信息,挖走人才也就是挖走了競爭之本,對一些小型團購網站是毀滅性的打擊!蹦持麍F購網站一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這樣“圈人”的方式有些不道德,某種程度開了一個糟糕的先例。
面對Groupon的咄咄逼人,國內十幾家大型團購網站被迫“抱團作戰”,表示“將永不錄用跳槽到Groupon的員工”。但這么做的結果,對自身發展其實也沒有好處。
可持續盈利模式在哪
從2009年起,國內大大小小的團購網站風生水起,呈爆發式增長。《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行業數據統計分析》表明,截至2010年年底,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已達2612家。按照目前的增長勢頭,今年團購市場的總體規模保守估計為40億元,樂觀的話可以達到100億元。今年初,隨著Groupon宣布與騰訊合作挺進中國市場、淘寶網牛氣沖沖推出團購服務“聚劃算”,原本就動蕩不安的團購行業更加波譎云詭。
為了安撫團購業界的“緊張氣氛”,在此前的一場聯誼會上,滿座、拉手、F團等幾家團購公司集體締結了口頭聯盟協議,其中條款包括“團購公司之間不得互相攻擊,公平競爭,不盲目拉高推廣成本;不惡意挖角,注意團隊建設、維護好本公司人才”等等。
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劉春泉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個協議“無任何制約作用”。在他看來,數千家團購網站經過這一輪廝殺后,明年這個時候,存活下來的網站將屈指可數。在電子商務領域浸淫多年,劉春泉對團購網站可能的發展模式了如指掌:團購網站推出各種低價,拼命做流量賺人氣,標榜自己在行業中的重要分量,并以此吸引風險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接著,團購網站將財務報表做得厚實又好看,爭取融資上市,等“圈地運動”落下帷幕,再慢慢尋求發展之策。這條路,也是瀏覽器、門戶網站、購物網站等前幾波互聯網“大戰”時走過的老路。
可惜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很少有企業肯花時間考慮團購網站該怎么發展。劉春泉指出:“現在做團購的網站都想著擠進前三名,沒有人關心業務模式的設計、風險的防控、行業秩序的維護等。他們都忘了,當年淘寶網之所以能在C2C混戰中殺出一條路,支付寶擔保的商業模式功不可沒!
“誰能設計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誰就將成為這個行業的翹楚!”劉春泉說,一味依靠惡意競爭的“圈地運動”,最后反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