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路》里有一句著名的成語:“欲速則不達。”意思是說主觀性急圖快,違背了客觀規律,反而達不到目的。對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創業者來說,最不容易接受這個理念。事實上,創業本身就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因而,想要快速地成功,只會“欲速則不達!**********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對于一些急切想取得成功的創業者來說,俞敏洪的建議是“急事慢做”。俞敏洪解釋道:“急事慢做,是指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這里所說的‘急事’是指那些我們主觀上想要盡快完成,但實際上卻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長時間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時有過一件事:為了取得更好的收成,大人們在一塊地里過量施肥,水稻開始長得極旺盛,最后結出的谷子卻又小又癟。佛經里也有類似的故事:有一只毛毛蟲,夢想有一天自己能夠長成最大、最漂亮的蝴蝶,所以它拼命吃東西,等到化蛹成蝶時,翅膀無法承載它超重的身體,最后掉在地上摔死了。
只要你有一個合理的目標,有一個合理的夢想,把事情一點一點積累起來,最怕你著急,一著急以后,基礎不牢固,就想做高樓,這個錢扔進去了以后,再也出不來。所以在創業的時候,要記得佛教中有一句話叫“急事慢做”,就是越著急的事情,越快的事情,慢點來做,有的時候想不清楚的事情,稍微等一等,可能會比你更加匆忙地去做,要更有效一點。**********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俞敏洪認為,“急事慢做”正是自己的優點。
我是一個事事慢做的人,我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成績不好,我高考考了三年,從來沒著急過,急也沒有用,就只能慢慢來,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學,算是好的結果。我在大學全班倒數第五名,也沒怎么著急,新東方很少有員工看見我有發脾氣的時候,很多的時候,你的事情做不下去了,著急,不管用,你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積攢把自己壯大的力量。
俞敏洪表示,自己辦新東方的資金,靠的都是學員們一個人一個人交學費積累起來的。從一個班到五個班,新東方的錢越來越多,有能力租更大的教室,開更大的班。**********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_權$所有**********
如今,新東方上市了,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新東方的動向。以前新東方做事情可以不緊不慢,如今作為上市公司,不管做什么業務,公司的綜合成長率必須要超過20%,對此,俞敏洪說道:
要幾百個老師與你以前老師的教學質量一樣高。你得一年時間將這些老師給培訓出來,不管中國有多少外語人才,畢竟作為成熟的老師并沒有那么多。相當于你的整個系統都要跟上,你得親自將他(老師)帶出來。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挑戰。
至于如何應對這個挑戰?俞敏洪說道:“不急不慢,慢慢來!
越是著急的時期,越是不好做的事情,越是需要想周到才去做。另外,做事情的時候,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有時,我們實在做不到,我就會告訴投資者,將我的股票降下來就可以了,做不到的時候說自己能做到,然后將自己豁出去,那很愚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