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公司的開場白可以一句話概括,說‘我們是中國的亞馬遜’、‘我們是中國的Y outube’,然后直接切入財務數據。而我們通常開始都要用20到30分鐘時間向投資者說明我們的獨特模式以及實際數字。我是土鱉,就用我吭吭吧吧的英語跟投資者交流。真誠,真實,講真話打動了投資者。”
在奇虎360(以下簡稱“360”)上市后不久,作為360當家人的周鴻祎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樣的文字。對于熟悉周鴻祎的人來說,如此低調的話語,似乎不是他的一貫風格。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周鴻祎的心情很好:360上市首日,股票漲勢強勁,開盤報27美元,較發行價14 .5美元上漲86 .2%,報收34美元,大漲134.48%。盡管目前360股價有所回落,但依舊維持在25美元之上。以此測算,360市值超過30億美元,周鴻祎個人財富也突破了5億美元。**********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對于360的強勁表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是360特有的F reem ium (免費+增值服務)模式征服了投資者。4月7日,360推出360極速瀏覽器應用開放平臺,開發者可通過360的應用擴展接口上傳自己開發的瀏覽器應用插件,共享360的海量用戶資源。很明顯,周鴻祎要和360一起將Freem ium模式進行到底。**********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國式創新
對于360上市后搶眼的表現,外界普遍認為是360獨特的“中國式創新”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
在360上市之前,已有不少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并演繹出眾多令人艷羨的資本神話。不過,大多數公司都散發著濃重的“山寨味”———幾乎全盤復制了成功的美國公司模式。但“山寨”不但沒有影響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反而成了這些公司在美國市場的護身符。對于美國的投資者而言,一句“中國的谷歌”或是“中國的亞馬遜”不但讓人容易了解公司的商業計劃和經營模式,還能使投資者結合中國廣闊的市場,對公司的前景充滿信心。**********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_權$所有**********
這些比喻言簡意賅,很好地解決了中外文化差異造成的溝通障礙,為中國公司贏得了很好的印象分。那么,360是“中國的什么”呢?這個問題,周鴻祎也很難回答,所以在路演的時候,他引用Facebook,來說明360在中國互聯網世界的江湖地位,于是媒體上就有了“中國的Facebook”的說法,這雖然有助于吸引投資者的眼球,但卻成了個“美麗的誤會”。
周鴻祎也意識到了“中國的Facebook”這種說法,可能會給360上市埋下隱患。所以,在隨后的多個場合,他都一再澄清,360和Facebook沒有任何關系。**********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最近,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寫到:“我從來沒有說過360是中國的Facebook,360就是360,有人要么低估投資人的智商,要么就是成心混淆視聽。如果能找到一個參照的例子就像打比喻一樣,讓別人更容易理解當然很好,會更利于深入溝通,我也很希望能這樣,只是360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例子,所以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去解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