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在企業家們近期的博客里傳播著:“與其在別處觀望,不如在這里并肩”。
其實,這已經回答了無奈的中國股民。雖然,整整一個行業的總市值活活地丟了。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當“極端現象”出現時,很多人自然要問:中國這些優秀企業在不到一年時間陸續到美國上市,是說明中國股市有問題,還是美國股市有問題?是中國企業真的強大了、成熟了、成長了?還是美國人被忽悠了?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中國故事”有那么好聽嗎?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其實,沒什么對與錯。商場上演繹的故事主題歷來都是成功與失敗。哪個企業家都不想失去應該屬于自己的機會。尤其是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上市就是一個最好的商業機會。
網易老板丁磊接受采訪時表示:企業家的成功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點滴的創新成功是可以帶來更大的進步的,這也是一個不斷實踐并不怕摔倒的過程。在美國上市的這些公司都不是大公司,但是,美國人看重的都是微創新帶來的新盈利模式。
于是,當奇虎360的名字也與“美國故事”掛鉤之后,中國的消費者似乎明白了:周鴻祎的確是一個可以做大事業的企業家。
體味了上市成功的周鴻祎在博客上寫道:答謝晚會上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360奇在哪兒?360憑啥優勢到美國上市?其實,在路演過程中我就說過了,我沒有故事,我只有事實。我把自己過去做了什么以及未來怎樣將幾億用戶的體驗做到極致,從而帶來巨大的現金流講得很充分。華爾街的人聽明白了,于是就來搶我們的股票,實在沒辦法,有的基金最后只能分到1000股。后來有人說他聽懂了我的微創新故事。 愿意把這番話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的人并不多。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但是,一個有心人在參加完答謝酒會后給了周鴻祎簡短地評價:模仿和創新一直是孿生姐妹。人類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不斷模仿和不斷創新交叉的過程。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乏力的時候模仿。微創新是新興企業家必須走的路程。謝謝你的貢獻。
十年來,行業的很多專家一直糾結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沒有自己的模式,包括中國互聯網協會的副秘書長。當談到多次參加國際會議的尷尬事件時,他的回答是“最怕美國人問‘你們中國有什么創新’?奇虎360的上市給我帶來了信心,今年再去美國,我就不怕人家問我了”。 奇虎360不僅成功上市,而且當天股價開始翻番。這讓李開復等企業家也松了一口氣。在多日來的企業家博客上,記者看到,大家更多的交流是:奇虎的微創新在于,它不是中國的Yahoo,也不是中國的Google,更不是中國的youtube,它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中國模式。用周鴻祎的話說就是“250+110”,翻譯過來就是用250的“傻”加上“110”安全衛士的及時便捷,來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
用戶的體驗和需求已經成了很多聰明企業家腦海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詞匯。他們學習喬布斯、學習韋爾奇,都把用戶的體驗和需求放在首位。這也是美國人喜歡的企業家行為之一,他們相信,只有會研究客戶體驗和需求的企業家才有可能一步一步地接近顛覆一個行業和一個產業。 資本高手不僅是聽懂了故事,而是還可以判斷出你是否可以令他“刮目相看”。
百度李彥宏表示:不愿意舍棄的陣地,就必須以一點一點的創新精神去爭取,互聯網企業要發展,很多空間地帶等待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去做。有他們的身影在奔波,我們這些第一波、第二波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永遠處于危機狀態。微創新,也有利于競爭出偉大的企業。
微創新,做中國的亞馬遜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美國故事”到底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獨特風景,還是將來的“地獄”,目前誰都說不清楚。
從部分企業的“滿堂彩”看,似乎是要摸到了“天堂”大門。
但是,從被警告的幾個企業看,又似乎看到了“地獄”的影子。因此,作為“第一波”趕潮人,張朝陽語重心長地寫道:到美國上市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的悲哀。跟著華爾街的指揮棒東奔西跑,結果把網民忘記了。還有的把自己丟失了。
事實上,跟張朝陽想法一致的企業家有很多。他們并不是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不怕得罪“第五波”趕潮人,他們是拿自己的經驗來告示世界:“雙刃劍”就是“雙刃劍”。本k文k來k源k于k創k業k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作為先上市的企業家,張朝陽的意思是,上市的實質是出讓公司股權獲得投資人的資本,這直接導致原有股東對公司持股比例下降。很多時候,上市公司不得不迎合股東的意愿改變公司的發展策略甚至是發展方向。他就曾經公開抱怨過“為了向股東交差去做什么短信業務,忘記了網民的真正需求”。本·文·來·源·于·創·業·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