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相當一部分色彩玩具含有多種危及健康的超標重金屬。有業內人士爆料,國內企業生產兒童玩具有兩套標準,出口的標準很高,使用無毒無害的漆和原料,而國內使用的是有很多隱憂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無毒玩具出口,“毒玩具”只銷國內。歐盟、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均已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毒物質的玩具。對危害兒童健康的物質,國外重點檢測,國內普遍不檢。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處于對孩子的愛,家長往往會給孩子買一些玩具。可是,當我們知道孩子在高高興興地玩玩具的時候,無異于在吸毒和吃毒,你會作何感想?而且,當你知道國內企業生產兒童玩具有兩套標準,無毒玩具出口,“毒玩具”只銷國內,你又作何感想?
這些年來,消費者似乎有一個共識,無論是食品還是玩具等與百姓生命健康有關的東西,幾乎都不是質檢、工商部門主動檢查、檢測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玩出來的”或者是民間人士、新聞媒體曝出來的。有著先進檢測設備的職能部門不是沖在消費者的前面去當消費者健康的保護神,而是像縮頭烏龜一樣藏在消費者后面,讓消費者去以身試“毒”,以身試“假冒偽劣”。這樣擅于打馬后炮的隊伍怎能不讓消費者失望?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同樣是人,同樣是監管者,對危害兒童健康的物質,國外重點檢測,國內普遍不檢。這不是漠視人的生命健康又是什么呢?難怪有毒玩具在國內市場大行其道。我們不能把“以人為本”掛在嘴上,要落實到行動中。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橘”這個“綠色玩具”生在中國,“枳”這個“毒玩具”也生在中國,并沒有“淮南”與“淮北”的區別,但為什么所銷產品“內外”有別呢?就因為“毒玩具”生產成本低,“綠色玩具”成本高嗎?那為什么不把低成本的“毒玩具”銷到國外呢?因為人家的標準高、監管嚴,送禮可能也不好使,所以,在國內有恃無恐的企業面對“洋人”才不敢造次。
看來,關鍵是監管到位,鏟除生產劣質產品的土壤,光靠買國貨是買不來高質量的產品的,也買不來商人的道德。什么時間監管“牛”了,“毒玩具”之類的玩意兒也就“軟”了,也就灰飛煙滅了。本o文o來o源o于o創o業o網 c+y+`e.c+o+m.c+n版$權所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