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與戰略
創業,在剛剛進行改革開放的時候,憑的是膽子。誰有膽子搞承包,誰就有機會成為百萬富翁;誰有膽子南下,誰就有機會成為大老板。那個時候,體制以及各方面的法律都不完善,從商者可以鉆的漏洞很多,因而機會也很多。用句俗話說,那個年代,成功屬于有膽子不怕死的人。可是到了現在,法律以及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完善,信息不再是處處不對等了,利潤空間也透明化了。而今,創業比的不再是勇氣、膽子,更多的是一種小到戰術、大到戰略的設計與安排。這就要求我們當下的創業者,需要具備足夠的戰略素養和戰術意識。
首先,我們來說創業的戰術。何謂戰術?簡單地說就是達到戰略目的的手段,在戰場上指揮軍隊的計謀。戰術的含義更能體現在某場戰斗之中,也就是說,戰術是戰場上的戰斗的一種有計劃的布置與調整。那么,創業的戰術,就是指在創業過程中,比如人才的培養、公司的管理流程、獎勵機制、業務的流程梳理以及如何說服客戶等環節中的一系列的手段。創業的戰術,聚焦的是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的處理方法,以及解決創業過程中所凸顯出的問題的方法。
毛澤東說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戰略的意義遠比戰術重要。創業的戰略更多的是指高角度、高層次的一種長期性的計劃。這需要創業者具備高瞻遠矚的能力,更需要創業者擁有長期性策劃以及及時把握與調整戰略的一種心理素質。那么,何謂戰略?普遍認為,戰略是為了達到戰爭和軍事作戰的目的,高瞻遠矚地執行戰爭計劃,大規模運用軍事力量的方針和策略。作為領袖,戰術上固然需要做到細致細致再細致;但在戰略層次上,更應該具備深謀遠慮的綜合素養。因為一次戰術的失敗可能對于最終戰局的結果影響并不大,但是,一次戰略計劃的制訂,卻很可能決定整個戰局的成敗。而創業的戰略,更應該是企業長期發展以及初期生存的一種大局策略,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根主體線。
我們可以發現,身邊的很多小公司的老板們,往往都缺少一定的企業發展戰略規劃,他們喜歡把注意力聚焦在戰術的安排上。這樣的小公司,往往小日子過得蠻滋潤,可是長期發展起來,壯大的可能性很微小,老板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或者說,他已適應和習慣過舒服滋潤的小日子了。產生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由于企業領導人缺乏一定高度的戰略意識,沒有把握經濟總體形勢的變化和發展,沒有適時地把企業帶到更高的層次。
當然,做任何事,千萬不要有急功近利之心,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而把自己多年的心血搭進去。
這里有必要說說互聯網投資。想要短期獲利,然后快速退出,在資本市場里屬于投機手法,這在互聯網行業未必可行。比如Facebook(臉譜)網站,其公司的盈利狀況一直不好,可是,該網站卻擁有眾多的忠實用戶,并且,很多關系的延伸都是通過該網站來實現的。雖然這個網站仍然處于燒錢的狀態,可其市值卻沒有縮水,反而Cye一直處于上升狀態。當然這里面也有資本的操作成分,我們暫且不談。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至今也不能解決Cye主要盈利來源,但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奧巴馬的總統選舉最后能占優勢,YouTube可是幫了不少忙的。無論是Facebook還是YouTube,它們都在不斷地嘗試著各種盈利模式,畢竟這些新興的概念產業,還只有短暫的五六年時間,未來的路還很長,況且技術也在不斷革新中。套用一句某品牌的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
選擇進入一個行業,或者是選擇了一個行業尋找投資機會,眼光一定要放得遠,要有一定的戰略高度。除了考慮這個行業的復雜環境之外,還得深入“虎穴”,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去發現行業里蘊藏著的巨大潛能,然后融合自己的創新,推出好的產品,做好充分的推廣準備。就算開始失敗了,也很正常,要學會正確分析。也許你的產品起初不太成功,但是你的公司在行業內卻有了名氣,你的努力刻苦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你又帶出了一個意志堅定的團隊。路遙知馬力,患難見真情。這對創業者,抑或是投資者來說,都是一件具有足夠想象空間的事。所以,戰略遠遠重要于戰術,特別是在互聯網行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