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是非常好的硬件平臺,有很好的娛樂體驗,也可以讓你通過網絡四處購物。有的人擔心,互聯網是免費的,但是iphone和ipad可以開商店賣電子商品賺錢,慢慢地,電話可以成為付費的一個產品,不用刷卡,用電話可以付費。這些基本功能把手機的發展和商務發展對接起來了。
我認為蘋果iphone的創立,基于上述幾個理由,所以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這讓用戶愛上了蘋果,也讓開發者在蘋果商店里獲得收益。
僅僅去年一年,蘋果手機給開發者帶來了25億美元的利潤。如此龐大的利潤,在過去是不存在的。硬擠出25億美元,賣的是軟件,點燃了開發者的熱情。
在座的同學,如果是學計算機的,在20年前,你們的學長參加了金山、漢王的比賽。這些公司今天也發展得不錯,但盈利不多,因為軟件企業發展得不好。十年前,參加百度公司、騰訊公司的人,現在發展得都不錯,因為它們的盈利點建立在信息分享娛樂和廣告的基礎上。
今天,隨著iphone的形成和發展,任何一個在座的同學都可以不用考慮自己加入什么樣公司。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優秀的軟件開發者,跟三兩個人在一起研制一個有趣的軟件,然后賣給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每年給軟件商25億美金的回報。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加入創新工場或自主創業的機會,只要你能做一個好的安卓或者蘋果的軟件,就會得到很好的利潤,而這是五年、十年前不可能做到的。
在美國,除了使用蘋果系統之外,就是安卓系統。現在安卓系統用戶量已經超越了蘋果。安卓系統到底有多大的市場呢?五年、十年之后,蘋果會占有全球市場的20%份額,剩下的市場可能都被安卓占領。兩個平臺都可以賺很多錢。但如果你的軟件加入蘋果,蘋果公司會很貪婪地與你分賬;如果你加入安卓,你的研發產品會面臨著盜版的境遇,同時還會受到更多公司的挑戰。當然,你還可以選擇加入諾基亞等一些公司。今天的移動互聯網的市場,看起來有些亂,但如果你們選擇在這個領域創業,五年以后創業成功了,市場環境也會凈化些了。
我們到底能創什么業?我覺得,要抓準開發方向。以美國為例,過去的四年,美國在軟件上又研發了一些社交的平臺,或者是商務的平臺。蘋果大概有1.3億用戶,安卓現在有1億多用戶,facebook有7億用戶,推特有3億用戶,如果能在這些平臺中的一兩家建立一種好的應用程序,就可以獲得非常迅速的巨大成功。盡管表面上看,他們的成功是移動互聯所帶來的,但實際上卻是社交帶來的創業機會。
在美國有很多的公司是純粹地做社交的,在非常迅速的時間上得到了上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他們充分利用了移動設備隨時隨地的特征。
2007年,美國發生了變革,中國稍微晚了一點,在過去的兩年中得到發展。創新工場培育的點點軟件研發了半年,已經達到了300萬用戶,發展得非常快,甚至與新浪微博剛開通時的發展速度相同。
我們投資互聯網廣告和開發者工具,一年半覆蓋了五千萬終端,其中一個游戲平臺,覆蓋了五千萬用戶,“豌豆莢”在一年內安裝了五千萬次,整個移動在快速的成長,社交也在快速成長。如果今天能夠把握住用戶需求或應用,將會有巨大的機會。
怎樣的公司能夠做到既有移動設備,又有社交平臺?耳熟能詳最好的例子就是新浪的微博和騰訊的微信,都是非常成功的產品。新浪微博接近2億用戶,兩年創造了40億元,這樣的成功幾乎是奇跡。騰訊微信的周成長率是20%,以此推算,它的用戶很快地發展到幾個億。
中國和美國相比,美國一部分先行者給我們帶來了靈感。但是,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比如,美國公司用了四年,才能達到擁有千萬級別的用戶。然而,在中國有的公司只需兩年就能達到擁有千萬級別用戶。為什么?這是因為中國用戶的基數非常巨大。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四億,中國的移動用戶是三億,用戶擁有量是美國的兩倍多。
我們非常有幸在中國有創業的機會。現在我們已經看到初步的移動加社交所帶來的巨大威力。
中國創業的四個機遇
如果大家真有不錯的點子和團隊,不要太猶豫不定,因為太多的思考可能會失去機會。
第一,中國移動互聯網正在非常快速地成長。
中國互聯網用戶是4個億,同時移動互聯網用戶可能是互聯網的14倍。潛在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可能是8—9億。互聯網用戶平均在線時間是二三個小時,而移動用戶要達到十個小時以上。
顯而易見的,未來5—7年內,移動互聯網的利潤將成長14倍。具體地說,同學A在做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同學B在網游領域創業,同學A在即將成長14倍領域創業,而同學B在不成長也不下滑的領域創業。如果其他條件相同,我們一定會選擇投資同學A,因為你有14倍的創業成功機會。
創業很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抓住爆發式成長的機會,并投資到爆發式成長的領域。根據投資“友盟”的一個數據顯示,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業比美國更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