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集團下屬企業還有江陰市華士金屬材料制品廠 、江陰華西染整有限公司、?江陰市華西紡織廠 、江陰市華西熱帶廠?、江陰市華西高速線材廠 、江陰市華西熱電有限公司等等,這些都是高度競爭性的行業,而目前這些企業的規模決定了其不可能有太強的競爭優勢。
另外根據公開報道,華西村目前的掌門人吳協恩在2003年就提出向金融服務業拓展,這些年通過入股以及與銀行、債券公司合作,借腦發財。目前,華西已擁有典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財務公司、咨詢公司等,并參與了多家銀行、證券、期貨公司的股權投資,基本形成了一個金融控股集團的框架。這金融控股框架能產生什么?不必妄加猜測,但是在目前貨幣政策收縮,資本市場黯淡的大環境下,這個金融控股框架的利潤回報率恐怕不容樂觀。
按照華西村官方最新的說法,今后經濟發展的十大項目是:遠洋物流、海洋工程、龍希大樓、空中旅游、航空公司、山林噴灌、化纖核鋼、能源開發、現貨交易和新市啟動。其中現貨交易和新市啟動語焉不詳,化纖核鋼前面已經部分提及,遠洋物流和海洋工程則主要依賴規模與專業能力,我們不妨分析下航空公司這個項目。 根據華西村發布的消息,花費9000萬元購買了兩架直升機,又花1000多萬元修建了停機坪,推出“空中看華西”項目,平均每小時的飛行成本要3萬元左右,游客每人每次1000元。 不用多說,哪怕想體驗空中看華西的游客絡繹不絕,這已經是一個虧本的項目。 另外據悉華西村準備籌辦一個華西自己的通用航空公司。在目前航空業普遍經營維艱的狀況下,這個項目要能成功,那恐怕是奇跡。
最后,讓我們來分析下曾經以“華西增地空中新農村大樓”命名的摩天大樓。花費幾十億,向空中增地,在土地資源并不稀缺的鄉村,這是一個怪異的想法。這個耗資30億的大樓,華西村官方的真實目的是著眼于華西村的大旅游概念,即“做大旅游業,轉型再升級”。在政治權力的驅動下,每年有將近200萬各色游客前來參觀華西村,這個特色旅游能帶來近2億的現金流,這也許是華西集團旗下最靠譜的利潤點了。但是參觀完這個大樓所需要的門票就要1000元,這個旅游群體中多少人愿意在這樣一個怪誕的地方花費千元來體驗一下這個五星級酒店的獨特?很難想象。
有一種說法,超過300米的摩天大樓都面臨一個所謂摩天大樓的詛咒,那就是由于運行成本、安全考慮、環境等等因素,300米以上的超高大樓其實已經失去了經濟合理性,對于其所在的經濟體來說,往往也是沉重的負擔,甚至標志著經濟由盛轉衰的開始。不管龍希大酒店是否能逃開這個詛咒,慶典的繁華和喧囂過后,誰來為這個大樓埋單,恐怕是華西決策層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上述概覽性分析成立的話,那么華西集團屬下的這些經濟組織,要么業績和資質平平,要么并不符合市場運行邏輯,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競爭越來越依靠專業能力和人才的背景下,華西村的經濟發展神話已近褪色,華西村的繁榮還能延續多久?這是作為一個觀察者無法驅逐的疑惑,328米的摩天大樓增加而不是減少了這種疑惑。
外界的這些質疑聲音,對于依舊被政治光環籠罩的吳仁寶也許是無足輕重的,他的團隊在應對公眾質疑方面已經有著嫻熟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華西村或盛或衰,真正的利益相關者是華西村村民。華西集團是集體企業,華西集團的資產屬于所有華西村村民,他們才是華西的主人,他們的千萬賬面財富都依附在華西集團那不為人知的財務賬簿中。村民是講究實際的,他們才真正決定華西村的未來。長期以來,華西村普通村民的面目被抽象了,聲音被湮沒了,不過正如“華西村的‘反對派’”所描述的,不同的聲音已經登場,只有更多的來自內部的爭論,才能揭開華西村的神秘面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