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改革
年初的發改委一紙訴狀為業界帶來一片喧囂。無數人翹首以待等著看電信、聯通的好戲。然而這場官司輸贏結果我們至今沒有看到,或許正如當年中山先生所言:“南北軍閥本是一丘之貉”,就不應該抱什么希望。但中國電信拿出幾個億來鼓勵員工自創業的消息仍帶給我們一線希望,或許這種比較另類的方式也是中國電信這樣固若金湯的央企城池能夠為業界做出最大的讓步,一石激起千層浪最后帶來千里之堤潰于啥啥的美好結果,但是這確實在世界各地的電信改革中顯得非常突兀而讓人難免疑慮。
由于種種原因,電信行業的改革一直成為中國IT互聯網界發展的掣肘之物。電信的五次重組雖然為中國互聯網發展帶來五線光明,但依然不能滿足突飛猛進的行業發展勢頭要求。
中國電信對于帶寬的高價低質型服務成為國家發改委關注的工作重點,進行反壟斷調查并試圖加以影響。而境外的電信商早已實現了改革,或者淪為管道商,或者憑借自己的先天優勢進入了多種領域共同經營盈利的良性循環。而我們自己的電信運營商們仍在試圖通過壟斷地位獲取暴利,并且不能提供相對應的服務質量,這早已引起業界到消費者的強烈憤慨,為了實現這一改革,各界都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們也可以善意理解認為,中國電信的這個決定,也是其改革的一部分。
和我國一樣,世界各地的電信運營最開始都有著強烈的國家安全作用,都被認為是不能輕易發放出去的。但隨著時代變遷,技術的進步,電信運營中的國家安全意義的實現變得越來越隱秘,而民生意義則愈發突顯。
在1989年以前,德國與我國現在有著一樣的問題,其郵電系統一度擁有官員32.5萬。由于該部門所處的壟斷地位以及舊法律的捆綁,德國的電信系統臃腫而落后,無法適應信息時代的挑戰,而歐盟一體化更促進了迫在眉睫的改革。由此德國政府開始對腫脹的團隊系統進行改革(或許中國電信這一舉動也正是這一初衷的表現),引進的競爭機制提高了電信企業的工作效率,為德國電信部門進入市場競爭打好了自身的基礎。
改革的同時,德國對電信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也是必不可少,這和我國臺灣的中華電信的改革異曲同工,前文已有闡述,這里不再冗敘,如此的變革帶來了電信業的真正民營化和國際化。其在紐約、東京、法蘭克福三地于1998年同時上市,26%的股份獲得了約137億美元的集資,并憑此逐步躋身世界電信強者之列。
但最基礎的還是體制改革,通過導入競爭電信業的發展擁有了公平、自由的環境。上世紀末德國電信市場就已經對境內外全面開放。殘酷的競爭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德國電信終于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電信運營商,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化電信運營集團。
中國電信一定也愿意能夠在世界電信領域成為更重要的角色,如果像任正非對華為內部創業的理想化結果真的能在中國電信這里實現一二,為中國電信的盈利之路開啟更多的大門,降低中國電信對于基礎業務盈利的依賴性,自然可以減輕中國的互聯網業發展中多有掣肘的諸如帶寬之類的造成的影響。這一點讓人仍對這一傳說中的項目抱有希望之情。
出路
中國電信希望通過員工的自創業實現改革的初衷無可厚非。但要想真正實現企業放棄壟斷地位,并能繼續在開放條件下如魚得水的發展,需要企業內部理念的改進和整個市場對其的促使,作為國家保護之中的央企,政府政策的推進也是必不可少。
如果無法要求中國電信向德國電信那樣主動進入資本市場,那么對于其在基礎業務上的盈利必須加以限制,才能逼迫這位電信業的長子以及家業的最大繼承者被動的進入企業業務拓展之中。通過基礎業務利潤萎縮,諸如話費、短信費、漫游費等通過網絡業務的發展予以降低,比如類似Skype的網絡電話的推廣使用,才能促使著中國電信在互聯網業務上的不斷發展。
如此龐大的資金,監管必不可少。作為央企一員,其資金的走向勢必引起民眾的廣泛關注,作為通信領域的橋頭堡,企業需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為國家的資金提供保障。
對于兩億資金的去向要有真正的完善監督,同時也要更專業,減少干涉,為創業者提供一片創業的藍天。作為家大業大的電信,為自己的員工成為天使投資人自然不會造成什么負擔。但與減少干涉同樣重要的,是避免資金的無謂流失,不能讓創業基金變成洗錢工具。控制走向就是作為央企母體的國家的監督機構必須承擔的責任了。而創業基金投放的公平公開是必不可少的。畢竟作為國有企業,另一個名字是全民所有制,其資金固然是其自我發展的基礎,卻也是屬于全體人民的。
同樣,為了實現資金的有效付出,對于創業的指導作用必不可少。對于能夠鼓起勇氣創業的員工,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過分束縛。成立專家組提供指導,對創業的項目進行合法合理的審核,同時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能夠提供可行性建議,為創業者在惶惑中指出一條明路,但也應該只限于指導,而非指揮。顧問團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形式,作為中國電信這種藏龍臥虎之地,組織這一個形式自然不難。
當然,如果中國電信此舉只是為了裁汰過剩的勞動力也無可厚非,這和當初很多國企改革所采用的方式大同小異,能夠裁汰一批遺老遺少恢復企業發展活力,對于企業健康良性發展自然有大好處。我們只要親身體會一下第一線的營業員們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消費體驗對這一行為就可以充分理解,或許幾個億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已經是最少的的投資了。
電信的改革利國利民,能夠為中國互聯網提供更好環境,如果中國電信能從多方面發展中嘗到甜頭,自然也就是中國電信改革最好的促進力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