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扶持創業人才發展,支持微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河南省工商局會同省委組織部專門出臺《河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推出了一系列門檻低、實用性強的新政策。對農民工等群體開公司注冊資金實行“零首期”,即畢業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投資設立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零首期出資注冊,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注冊資本。 不能否認,這次河南新政策出臺給不少創業者帶來了福音,比如在服務方式上,在全省各級行政服務窗口開辟“創業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實行限時辦結制和首問負責制,推行“上門辦理、承諾辦理、聯合辦理、預約辦理”活動,大大方便了業務辦理,提高了辦事效率;而對農民工等群體開公司注冊資金實行“零首期”,更是緩解了困難群體創業中的資金瓶頸問題。 不過,在我看來,僅有以上這些關懷似乎還不夠,政府部門還應加強對創業中必要的風險、業務、管理培訓和指導,不僅讓創業者能夠去創業,更要讓大家懂得如何去創業,從而降低和減少風險投資,穩扎穩打創得好業。 勿庸諱言,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本來就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無論在資金實力上,還是在創業經驗上都相對缺乏,并需要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幫扶,一個創業的低門檻對于他們當然重要,可是后期管理和風險預防課同樣不可缺少,如果僅僅是在開公司注冊資金實行“零首期”,而缺少必要的指導和幫扶,很可能會令大多創業者停留在低門檻的沖動里,而忽視了創業風險的存在,最終會以“高興而來,掃興而歸”告終。 俗話說得好,扶上馬還要送一程。更何況眼下一些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人力成本、硬件成本攀升以及融資難、融資貴、投資受限、需求萎縮、創新困難等多重困境,特別是對于初創業者來說,僅給“零首期”的關懷恐怕還不夠,還應在操作方法、日常管理、風險規避等方面培訓,組織有經驗者對他們進行一些指導和交流,否則,今天“零首期”的準入恐怕會成為明天高昂的付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