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公司上周宣布,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現年67歲的(James A. Skinner)即將退休詹姆斯·斯金納今年7月1日現年48歲的唐·湯普森(Don Thompson)將接任公司CEO。這次公司掌門權力交接,是斯金納幫助精心策劃的一項接班人計劃的一部分,而這也可以供其他公司效仿。
繼接連失去兩位CEO之后,麥當勞對其預先制定計劃的方式進行了修改。2004年4月,董事長兼CEO詹姆斯·坎塔盧波(James R. Cantalupo)因心臟病發作而突然去世。半年后,他的繼任者查爾斯·貝爾(Charles H. Bell)因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而辭職。1971年,斯金納在麥當勞從煎漢堡的工作做起,此后為這家公司效力了33年,直到貝爾去世的一個月前——即2004年12月晉升為公司CEO。
斯金納是該公司“致勝計劃”(Plan to Win)的最后一位在世的制定者,這項改革計劃旨在解決公司一度虧損的狀況。其他兩位制定者是坎塔盧波和貝爾,該計劃將“吸引并留住最優秀人才”列為該公司必須做的事情之一。
在斯金納執掌CEO一職期間,麥當勞經歷了一番大規模的重組,以履行其“致勝計劃”的原則。為了應對快餐業的激烈競爭以及公眾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重視,該公司進行了幾筆關鍵的收購交易,并開始重新思考其經營策略。自斯金納執掌CEO以來,該公司股價上漲了兩倍多,周三報收于96.72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麥當勞在2004年接連發生不幸期間,始終有內部高管準備好接任CEO,這點對于該公司的復興可謂功不可沒。倘若當時是從公司外面聘請CEO,那么其“致勝計劃”很有可能會遭放棄,而代之以一條不同的策略路線。
斯金納在麥當勞歷時41年的職業生涯充分體現了該公司文化——即偏向于在公司內部培養領導人才,而不是從外面聘請高管。在斯金納獲得CEO任命的六年前,幫助他晉升為公司掌門的繼任渠道就已開始進行了結構調整。該公司要求每個關鍵職位都需要有兩名接班人——“一個現在就準備好接班,一個未來準備接班。”未來接班的候選人則要接受培養,以便在兩年內做好接班準備。
麥當勞的這種文化有利于公司的不斷改善。和許多其他公司把員工送到公司外各大名牌大學的領導才能發展課程去接受培訓不同,麥當勞自行開設培訓課程。這些課程將公司高級管理團隊負責授課與外部專家前來講課結合在一起。其目的是在領導才能發展與公司經營策略之間提供一種自然的聯系,而如果高層管理人員脫離于公司之外去接受培訓的話,這種自然聯系可能就很難實現。
湯普森在麥當勞已任職22年,最初于1990年作為電子工程師開始在該公司工作。自那以來,他曾先后擔任過一些不同的職位,最近兩個職位的目的似乎在于讓他為CEO這份最新職位做好準備。在2006年至2010年擔任麥當勞公司美國業務總裁期間,他負責公司戰略發展方向,促使美國近14,000家麥當勞餐廳實現盈利。2010年,他成為麥當勞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負責公司全球發展策略及119個國家33,000多家麥當勞餐廳的運營。該公司發言人拒絕了《福布斯》提出的采訪湯普森的請求。
麥當勞的招聘程序挑選出那些愿意把公司利益放在個人抱負之前的求職者,從而培養一種集體主義的文化。耶魯管理學院首席執行官領導能力研究所(The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 )負責人、《英雄謝幕:公司CEO退休后會如何》(The Hero s Farewell: What Happens When CEOs Retire)作者杰弗里·索南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指出,在那些“推崇共同利益的公司里,就不存在許多發起人式的自滿情緒。”當公司獲得成功時,榮耀大家共享。但是,當出現問題時,“你不會看到彼此污蔑、互相指責的行為方式”,而近年來各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所顯露出來的就是那種不良的行為方式。索南費爾德指出,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期間,麥當勞一直延續其接班人選拔程序。他說,事實上,一種持久的文化可以幫助公司員工度過業績令人失望的季度。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