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我給企業再造下一個簡短的定義,我會說它的含義就是“重新開始”。它的意義并不在于對現有的事物進行修修補補,也不是不觸動基本結構而做一些漸進式的變革。企業再造的真正含義是要拋棄長時間來所運用的工作程序,重新探索為使公司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向顧客提供價值所必需的那種經營活動。一家公司怎樣再造其業務流程呢?再造從什么地方著手呢?哪些人與此有關?要進行徹底變革的這種觀念出自何處?
給再造正式下定義
“再造”確切地說,乃是“針對企業業務流程的基本問題進行反思,并對它進行徹底的重新設計,以便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當前衡量企業業績的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顯著的進展”。這個定義包含了四個關鍵詞。
關鍵詞:基本的
第一個關鍵詞是“基本的”。企業人員在著手改革前,必須先就自己所屬的公司及其如何運作,提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為什么我們要干這項工作?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干?提出這些基本問題,會促使人們去注意在從事業務工作時所遇到的規則和前提。其結果,人們往往會發現這些規則已經是過時的、錯誤的或不適當的。
要著手進行再造就不應有前提,也不應以現有的事物作為再造的起點。實際上,要進行再造的公司必須對當前大多數業務流程所預設的假定加以警惕。假如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審核客戶信用這項工作的效率?”那么,提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必須對顧客的信用進行審核。可是,許多事例表明,審核顧客信用這項工作的費用支出超過了這項審核工作所能防止的壞賬損失。一家公司要實行再造,首先要確定必須做的工作是“什么”,其次才確定“怎樣”去做。再造意味著任何事物都不是理所應當的。它并不注重事情“現在是”怎樣,而是注重事情“應該是”怎樣。
關鍵詞:徹底的
定義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徹底的”。該詞源于拉丁文“radix”,意思是“根本”。徹底的重新設計意指要從事物的根本著手,不是對現有的事物做表面的變動,而是把舊的一套拋掉。在再造中,徹底地重新設計意味著要不顧現有的種種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而是要開辟完成工作的嶄新途徑。再造不是指對企業現有的業務工作進行改良、提高或修補,而是要重建企業的業務流程。
關鍵詞:顯著的
第三個關鍵詞是“顯著的”。再造不是要在業績上取得點滴的改善或逐漸提高,而是要在經營業績上取得顯著的改進。如果一家公司比其應有的地位落后10%,費用支出高出10%,質量低10%,如果需要將其為顧客服務的業績提高10%的話,那么,它未必需要做重大變革。它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動員職工隊伍,制定逐步提高的計劃,使該公司逐漸提高10%。只有當遭到嚴重打擊而又需要繼續生存下去時,它才感到必須進行再造。點點滴滴的改進只需要微調,而顯著的改進則需要破舊立新。
根據經驗,進行再造的公司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公司感到自己深陷困境,除再造外,別無選擇。如一家公司產品的生產成本在數量級上遠高于其競爭對手或超出其經營方式的承受能力,如果它在為顧客服務方面很糟,以致遭到顧客公開的指責;如果它產生的產品報廢率比其競爭對手高出一倍、二倍或三倍;或者說,如果它需要在數量級上取得顯著的改進的話,那么,它顯然需要對業務流程進行更新。20世紀80年代初福特汽車公司的情況就是一個適當的例子。
第二種情況是公司尚未陷入困境,其管理層已經預見到企業將面臨困境。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的艾特納人壽和意外事故保險公司就是一例。當時它們的財務狀況暫時還能令人滿意。但遠處已隱約出現了烏云——冒出了新的競爭對手,顧客的需求或特點正在改變,行政管理或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這一切對該公司取得成就的基礎構成威脅,有把它摧毀的危險。這種情況的公司有預見,在預見到有可能陷入困境之前就著手進行再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