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目前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華人開店太多且過于盲目,無異于自斷后路。
現在西班牙身陷金融危機漩渦,百姓和商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許多管理不善、成本過高的西班牙店面都只能偃旗息鼓,以轉讓的方式減少損失。因為急于出手,價格也往往低得讓人心動。許多懷揣著“老板夢”的打工者,或是擁有更大野心的老板們紛紛認為這是一個抄底的好時機。
作為一個有些積蓄的打工者或有些財富的老板,能夠低價盤下店面固然是喜事,但是盤下后干什么呢?繼續開百元店、中國餐館、雜貨食品店?華人店長期同質化競爭,爭奪同一杯羹,如同“鷸蚌相爭”。
華人開店多,怕的總是老東西,在抱怨之余,是否也能思考思考如何讓自己走出這個“怕”的境地?換點新花樣,開拓新市場不失為一個好手段。我們必須承認,華人開店種類越來越多,從最初單一的百元店、中國餐館到現在的酒吧、WOK、美甲店、服裝店、鞋包店、超市等等。不過轉來轉去也就這幾樣,更糟糕的是:在老外眼里,“中國人的店”已經成為“廉價、低質”的代名詞。于是許多華人不得不裝裝日本人、韓國人賣賣壽司、烤肉。也有許多商家為了擺脫“中國人店”的標簽,聘用西班牙當地人做營業員,其實這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若說到出路,當然方式有千萬種,每人想法也不盡相同。筆者日前采訪德國奶茶公司董事長賴明錦先生時他提到,在目前艱難的經濟環境下,投資固然有風險,但同時也有商機,投資一個資金少、風險小的Cye品牌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畢竟加盟品牌具有“有人扶著上路”和“船小好調頭”的雙重優勢。同時,就目前西班牙的市場來說,奶茶店尚寥寥無幾,珍珠奶茶的飲品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無論是喝慣奶茶的亞洲顧客,或是想要嘗新鮮的歐洲本地人,都會是未來奶茶店的龐大客戶群。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說明華人開店創業其實完全可以擺脫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中西優勢遠遠不止百元店和中餐館這一種模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