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征稅動議如果實行,將是對中國電商行業的沉重打擊,一起受到打擊的還有年輕人的創業激情。
今年全國“兩會”上,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拋出“電商征稅論”,目標是保持傳統實體零售商與電子商務店家的公平地位。這表面上無可厚非,傳統商家與電子商家必須保持公平以防厚此薄彼,不僅中國,美國也將投票表決《市場公平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允許美國各州政府在簡化各自納稅法規前提下,對網絡電商企業征收地方銷售稅。
必須看到,中國與美國情況不同,美國的商業環境相對公平,而我國的商業環境被各種稅收、地段、高昂的物流成本撕得千瘡百孔,年輕人創業環境劣質化,電子商務是提供給年輕創業者的一個寶貴的透氣孔,是突破地方封鎖與落后的商業環境的契機。如果說,美國向電商征稅不過是恢復公平的交易環境,使某些州的消費成本上升,那么我國向電商征稅則有可能徹底破壞目前正在興起的良好的商業環境,使年輕人深受傳統的惡劣的商業環境的桎梏。
電子商務有助于建立統一大市場,雖然地方政府熱衷于推薦本地品牌,但他們無法阻止消費者在電子商城選擇全國乃至全球的品牌。傳統的商業首先要面對層層分割的市場,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地區的商業拓展如履薄冰,大型商業零售企業因為總部經濟受到稅收等方面的困擾,而小型賣家在急劇工業化時代根本不受待見,沒有生存的余地。
電子商務還可以規避食利房東的盤剝。傳統商業面對的是高企的租金,我國食利者多,許多房地產投資者早就買好了大城市以及本市核心地段的商鋪,等著開店的小業主自投羅網,可以過上當寓公吃租金的逍遙日子。創業者辛辛苦苦,都是在為房東打工。
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能夠規避高昂的創業行政成本,開家實體店得東跑西跑去蓋章,在電子商城開家小店方便得多,課余或者工余時間就可以上網銷售產品。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稅制研究員黃凱平表示:中國和美國背景不同,中國淘寶店主大部分已經交稅。只要是在工商局注冊過的中小企業甚至個體戶,都已經交稅。
即使要對電商征稅,也必須想辦法區分大商家與小商家,向大商家征收,對小商家豁免,這樣才談得上公平。這樣淘寶就需要向稅務機構提供完整的銷售記錄和數據,以便稅收部門征收。但誰都清楚,阿里小貸的核心資源就是交易數據,控制風險的主要憑據也是交易數據,讓淘寶等電商拱手交出交易數據,無異于讓他們讓出核心資源,不僅電子商務受到影響,未來電子金融行業也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惟一的辦法是讓電商代扣代繳,關鍵問題來了,有關部門放心嗎?
中國小型市場主體通過電子商務獲得了長足的進展,自2007年以來,中國有大量中小企業在eBay全球平臺上向美國消費者銷售自己的物品。這對于中國制造突破全球的貿易壁壘有利,尤其對于珠三角、長三角等傳統的外向型制造基地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對于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的小商家獲得了相對統一、公平的待遇,從電子商務衍生出的電子消費、電子金融、全國物聯網,對于原有的惡劣商業生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