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于成本:
關于成本,我知道的情況是順豐優選40元也打不住,黑貓25元不賺錢,我們做20元保平。
成本主要有兩塊,一個是變動成本,一個是固定成本。
硬件投入是固定成本,通過按標準折舊可以算出一個成本,基本(也肯定)比普貨高。
最重要的是“變動成本”不好控制,一方面缺好的冷鏈配送企業,一方面也缺客戶或者客戶的量不大,這樣大大增加了冷鏈配送的成本。
以我司為例,我們做一號店的水果配送,提貨在浦江鎮,而我司在嘉定,兩地將近有60公里,一輛4.2米冷藏車提貨成本要400元,但每次只提100多單,提貨成本很高。黑貓做多利提貨最多時一次也就200-300單(多利一天能出800單,但他們自己配送掉大部分),黑貓每次去提貨是一部7.6米的車。
三、關于技術:
冷鏈車的特點是不能裝的太高,不能擋住出風口,同時車內貨物之間要有一定間隙,以便冷風流通。而有些冷凍商品由于在冷庫里時間長,紙箱含水分多,重壓容易壞,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籠車裝,那么一般紙箱的籠車3層,每層6個,也就18個,一輛4.2的車最多放10個籠車。
另外由于現在電商企業做冷鏈的規模比較小,所以冷庫也較小,因此很多冷庫都沒有平臺,這樣裝卸也是問題,如一號店、天天果園的冷庫都沒有平臺。
冷鏈是有需求的,但任重而道遠,我們都是嘗試者,希望能夠探索出一種具有商業價值的模式。如能建立起一個平臺,為農人提供銷售、物流的專業化服務,并降低他們的成本則前途無量。
辛巴點評:
1、大眾水果、蔬菜、禽蛋、肉食類產品,單價比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導致客單價比較低,從而盈利能力不強,這是多數生鮮電商難以逾越的門檻。
如客單價100元,按照許總20元的配送費,配送成本則高達20%,這還未計算損耗,而你的毛利有多少呢?
2、高端生鮮市場,能夠相應的提高客單價,但受眾卻很小,有消費能力的客戶群沒我們想象的那么樂觀,且這個行業很難形成忠誠,即使客單價做到200元,配送成本也占到10%。某生鮮電商高管和我透露能做到客單價600元,他們是盈利的,原因就是客單價高能拉低成本。
如此說來目前,這個行業要盈利:
要么降低綜合成本,這個短時間內難解決,也不是一個人或一家企業能解決的。
要么提高客單價,這個需要看自身定位和產品組合。
要么提高復購率,這個需要和消費者建立忠誠關系。
這么看下來,生鮮電商要盈利,真的很難。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