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看完《中國合伙人》這個電影的時候,我還和朋友聊,我一個很好的兄弟就是被我“毀掉”了。他大學畢業就和我一起干,能力超強,庫巴就是他一手挑起來的。但一個能力超強和雄心特別大的人,往往特色鮮明,或者說,優點和毛病都非常突出。
中國合伙人
如果這樣的人你用不好,就把他毀了,公司也一樣被毀了。這種特質的人做事經常追求把事情做到極致,也往往會把員工逼到墻角,按說最適合做電子商務零售業渠道了,因為電商成功的第一條就是必須要符合低成本的法則, 如果沒有這個競爭優勢,你不可能把電商做好。但員工都是人,你過于咄咄逼人,也會有非常負面甚至毀滅性的一面。這一塊我放權放得太多了,權限沒有界定好,造成公司里面角色定位一連串的不清晰。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作用放大,都會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
我覺得創業就沒有合伙創業這一說,創業就是你自己一個人創業,或者在某一個公司,如果你也是一個所謂的合伙人,你就做好聽話的準備,你一定要服從別人。
我很贊同史玉柱的做法,我覺得他能走到今天就是因為他看透了核心團隊的組建問題。如果你真的把別人當成合伙人了,那你就傻了,電影《中國合伙人》里最糟糕的情節就是“俞敏洪”最初太把別人當哥們了。但是沒有人是你真正的哥們,在每個事情上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哥們,所謂的價值觀一致也只是相對的事,你不要把價值觀一致放大到利益上去考驗他,否則隨著差異體現出來,關系必須完蛋。就像把權力關到籠子里一樣,每個合伙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出來,沒有人跟你一條心。
合伙人是有限的
我覺得所謂的合伙人是有限的,要看清楚合伙人不是你身體的延伸部分,你永遠不要想完全控制別人,或者讓別人跟你完全一條心,那是沒有意義的。
其次,盡可能要把兄弟感情放到工作中去,把殘酷的一面放到制度中去,這個制度是一定要寫死,不能用感情去代替制度,或者用感情去代替現實的利益劃分。就像分雞蛋的故事一樣,A不吃雞蛋,每天把雞蛋給B,結果來了C,A把雞蛋給C,B就不干了,覺得你為什么給C?
利益也是一樣的,你可以適度的給一點,但是千萬不要形成慣性。永遠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所謂的合伙人,這是我現在的創業體會,兄弟在這兒我也同樣會這么去說的,大家一定要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不然的話就沒法玩。
而公司一定要想清楚誰是不可或缺的,誰是最重要的,誰是付出最多的。這里一定要想明白,為了公司長久發展,該誰分得多利益,就誰分得多。你用股權和期權換取管理成本,真的就能降低成本嗎?創業者與其給別人家畫一個看不見的餅,不如盡其所能關心別人一點。
不一定說錢是唯一解決之道,每個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有的人需要你的尊重,有的人希望跟你的關系走得更近,有人希望更八卦一點,比如開會宣布的事情提前5分鐘告訴他,他就會很受用,每個人的差別是很大的。與其用畫餅的方式不如好好琢磨一下骨干員工到底需要什么。
情理法,法理情,您認為要用什么來治理公司才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