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傳統的商業模式、組織架構,管理方式已無法保證企業穩定生存和發展。變革,成為企業生存的常態,企業無法追求一勞永逸的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因此,企業必須以敏銳的眼光,開放的心態,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不斷的實施變革,通過變革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問題,成就企業的未來。
所謂變革就是企業擺脫現有相對穩定的狀態向未來理想的狀態演變進化的過程。企業變革的目的是通過改變現有的發展戰略、業務模式、權利結構、組織架構,人員分工、打破企業內部陳舊穩定的關系,改變企業內組織成員現有的觀念、態度和行為,以及成員之間現有的合作狀態。從而進行有目的的、系統的調整和革新,以適應企業所面臨的新的內外部環境、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形成企業新的競爭優勢。
企業變革所面臨的主要阻力和挑戰,企業變革中的核心是企業戰略的重新定位、業務模式的創新與導入,新的技術的應用和新的業務流程、組織模式的再造。然而,變革意味著破壞,意味著打破傳統,企業變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變革思路與變革方案,而最終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實施變革的過程中組織內部利益的分配和觀念的轉變,面對企業變革帶來的利益重新分配和組織再造、流程再造、文化再造,決定企業變革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是人員的思維模式的變革。企業變革的阻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員工個人層面,個人層面的阻力主要來自于員工的個體心理和經濟利益的驅使,對現有利益,工作模式的依賴與眷戀從而產生的對變革的抗拒。二是組織層面,在組織層面產生的變革阻力包括現有的組織架構、現有的管理制度、現有的企業文化、組織氛圍、員工固有的觀念和工作方式等隱性阻力,人們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常常會抵制變革。相對于組織內的顯性阻力而言,組織內的隱性阻力就更加隱蔽,而一時難以克服。變革意味著要改變員工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工作關系和工作方式,必然會引起員工的不滿與抵觸,改變運行模式而引起的組織運行阻力。
相對于戰略、業務模式、組織、流程和技術,人員的變革是企業變革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因為對人的把握是企業管理中最困難的,變革過程中人員問題是所有問題的核心問題,其中包括了人才保留、人員流動、員工態度與績效認可等。能否取得員工的理解與支持成為變革達成預期目的的關鍵,如果通過強勢的管理使員工同意或順從,表面的同意并不能得到行動上真正支持,這樣的變革會適得其反。業務模式、組織、流程和技術是相對客觀的因素,都需要由人去改變和落實,人力資源變革管理成為企業變革的核心,因此企業變革必須把人的問題作為首要問題去考慮。
如何解決企業變革中人的問題?要保證企業變革的有效實施,必須正確的認識人性,把握人性,以人為本,重視懷疑和反對變革的人員,調動全員積極性,讓每個人參與到企業變革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變革的順利進行。
1、企業變革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性
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性是企業變革能否成功的關鍵。企業變革要尊重人性,正確理解員工對變革的抗拒,和對現有的利益格局、工作形式、工作習慣的依戀。要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著想,“人心思變” 要及時引導員工參與變革,讓員工真正發自內心的理解、支持與認同企業變革,并用滿腔的激情與熱情,積極主動的參與企業變革,并把變革的行為固定下來,不斷形成企業新文化的一部分。因為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未來。文化觀念起源于感受,員工最重要的原動力來自于對企業的感受與認同,來自于企業對他們關注和他們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要在不斷推動企業變革成功的過程中,培養員工變革觀念和習慣,滿足員工的事業成就愿望并進而建立起員工對企業的高度忠誠。
2、正確把握員工變革中的態度轉變
在企業變革中,一般情況下員工從觀望、接受、理解、有欲望參加到積極參與是變革態度的轉變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擴展溝通渠道,讓管理者與員工可以直接或間接的溝通,理解相互的想法、立場和目的,消除變革過程中出現的不信任或對立。有效的溝通,可以使員工轉變原有的立場,參與到變革過程當中。變革開始時,可以重點針對容易接受變革的員工,以取得他們的認同,讓他們成為員工內部的溝通者。管理者對任何有利于溝通的措施,應當予以支持和獎勵。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