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創業路上的坎太多:產品、市場、團隊……以及你自己。過來人的前車之鑒可以讓我們少走些彎路,他們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也能給在路上的創業者們一些指導。創業邦為您匯總了馬云、博雅互動張偉、聚美優品陳歐、58同城姚勁波等人曾走過的一些彎路及管人帶隊伍的經驗。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談人才管理:
好的年輕人是被發現,然后被訓練的。首先你要發現他有敢于承擔責任的素質,他一定要有承擔的。你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人。你找到的是一個有毛病的人,因為有毛病,所以才需要你幫他。
第一,我不會找一個完美的人,我不找一個道德標準很好的人,我找的是一個有承擔力的,有獨特想法的人。有獨特想法的人未必有執行力,有執行力的人未必有獨特想法。所以你要pick a team。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想法很好,執行能力又很強的人不太會有的。所以我經常說三流的點子一流的執行……你先把它干出來再說。這兩個技能很少配在一起。你要想找一個全能的人,可能你要等十年才找到一個。所以我要找各種各樣的人,這人有想法,這人有執行力。把這些人聚在一起。你不是找一個接班人,你是找一個團隊,找一群人。沒有人是完美的,組織和人的結合,才是perfect的。
怎么培養人?發現人,訓練人,給他們機會……顛覆性的行業,新人做新事。非顛覆性的行業,新人做老事,老人做新事。
博雅互動創始人張偉:
2010年前后,張偉發現,公司的員工流失率挺大的。他很納悶,“不應該啊,公司的收入好了,方向也定了,難道不應該是前方一片光明嗎?隊伍應該更忠誠才對啊。”
2010年的時候,博雅換了一個800平方米大辦公室。可能是之前窮怕了,張偉總擔心哪天突然又沒錢了,因而在裝修上不太敢花錢,于是,連裝修材料都派員工親自去砍價,整個辦公室的裝修只花了3萬元。
這種以節省為準繩的原則也體現在了招聘上。2010年,在面試時工資要求在5000元以上的人張偉是不看的。他并沒給人力資源部提過這個要求,但可能早已體察到老板的省錢態度,人力資源部自動就把5000元以上的應聘者篩掉了。
后來張偉反省自己,覺得這些現象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態上。“裝修時讓員工放下手里的活兒去砍價,浪費了很多時間不說,關鍵是讓大家在這個老板身上看不到希望。理想是一回事,但同時公司發展了、人多了,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訴求。大家看不到你的分享精神,兄弟們能看到發財的機會才會跟著你干啊!”博雅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節儉到了一個極端,其實是為公司設置了一道無形的屏障,基本上高水平的人才在那種情況下是進不來的。“我那時真不應該只花3萬,我應該 花300萬。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而且要花足”張偉自我檢討。
要花好錢靠的是思想的支撐,在紅杉2011年投資博雅之后,張偉的心態才逐漸調整過來。“以前的問題是但凡哪個人跟老板提要加工資,心里都感覺很討厭,這其實是因為沒有一個客觀認知的標尺。”張偉總結,“比如一個人要年薪 100萬,答應還是不答應,靠什么決策?當你看懂這個人的價值,你很可能不但會答應他100萬的條件,還會再加50萬給他,因為他值這個錢。同樣,一個沒 有水平的人,跟你講100萬,你也有理由拒絕他。所以,不能光看價格,這個人要得高我就不錄用,那個人要得低我就撿便宜。這是不對的。”
心態扭轉過來了,做起很多決定來就都有個長遠的價值判斷了,雖然仍然會糾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