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美國著名記者布賴恩·伯勒出版了經典商業書籍《門口的野蠻人》,該書如商業浮世繪一般描述了一群傳統企業面對華爾街那幫不懷好意的收購者們的眾生相。
2014年的春季,本該是中國家電企業齊齊發布新品的黃金季節,但在互聯網企業發起的家電智能化浪潮沖擊下,傳統家電行業正經歷罕見的掙扎和蝶變。樂視TV、小米電視、360空調等一系列互聯網家電正改寫這一行業格局。
一群不善言辭,一心埋頭生產組裝機器的工程師們,在家門口遭遇一群信奉“風口站對了,豬都能飛起來”的高富帥IT“野蠻人”,他們該怎么辦呢?
在日前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2014年中國家電博覽會(Appliance World Expo, 簡稱AWE)上,《中國經濟周刊》專訪長虹、小天鵝、方太等等企業負責人,聽他們述說傳統家電企業在這場“沒有坐標、沒有借鑒、沒有參考”的競爭中的探索與思考。
對話嘉賓
家電智能化:以用戶為核心
AWE堪稱家電行業最大展示交易平臺,與以往新產品發布不同的是,幾乎主要的家電企業都推出了大批以“智能+互聯網”為特點的新產品。
一時“智能化”成為家電企業搶灘市場的“不二法寶”。無論是黑電、白電,甚至是廚電、小電器都掛上了智能的旗號:長虹一口氣推出號稱“三網融合”的CHiQ電視、CHiQ空調和CHiQ冰箱;小天鵝發布了能夠智能精準投放、智能特漬洗、智能水魔方等創新功能的i智能精準投放洗衣機全系列新品;方太祭出的則是智能“云魔方抽油煙機”,讓家電市場刮起了一陣“高端智能風”。
劉體斌:從2013年以來,互聯網的猛烈沖擊讓家電行業一下子變得熱鬧非凡,從黑電到白電,熱鬧到近乎恐慌。
工業制造時代的王者,不一定是互聯網時代的英雄,智能不會像基因一樣自然而然地遺傳,有什么樣的姿態才有什么樣的未來。我認為,變化不大的時代,格局決定趨勢;變化劇烈的時代,趨勢決定格局。
有的企業認為,智能只是“用電優化”;有的企業認為智能是基于物聯網的人機交互方式變革。傳統家電企業選擇智能化其實是打開潘多拉的魔盒,因為新生態鏈的出現,必然會打破傳統產業鏈環境下形成的品牌格局、競爭規則及商業體系,必將吸引一批原本不相干的企業進入原有領域。
大數據和智能生態的建設讓用戶參與產品的設計、研發成為可能。硬件廠商規模制造的能力將通過O2O(線上線下相結合)得到釋放,從而滿足用戶個性的定制需求。同時,家庭互聯網中的每個智能終端都是承載智能家居服務的入口。這都為互聯網企業參與家電市場競爭提供了舞臺。
胡自強:未來洗衣機市場將是智能產品的天下,智能化對于洗衣機產業來說,不只是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也不是微信、微博、手機App等遠程控制帶來的人機交互方式的變化,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還在于洗衣方式的變化,要全面解放人的操作,交由機器智能判斷,帶來更加科學健康和便捷的洗衣體驗。
我們在智能化的操作方面,一方面,需要更多地考慮硬件產品的功能智能化;另外一方面,要考慮智能化的洗衣機,是否真的符合消費者的現在或未來需求,這需要我們去平衡。
小天鵝將利用兩年時間逐步實現自動投放洗衣機的升級換代,預計2016年小天鵝自動投放洗衣機占比將達到產品總量的60%。
茅忠群:互聯網思維也好,智能化也罷,對于做技術的人來說,尤其是廚電產業,我認為互聯網并未改變廚電產業發展的方向,相反互聯網思維的核心進一步厘清和夯實了高端廚電產業的方向,那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開發出讓用戶更加驚喜、更加感動的產品。
對于智能,它還只是一個概念,我們要找到它的核心,它的核心是要以用戶為中心,怎樣讓用戶更方便,更愉悅。所以我們始終認為萬變不離其宗,還是緊緊圍繞用戶,讓用戶驚喜,讓用戶更加方便,帶給用戶更多的感動,從這個角度引領廚衛的發展,就是我們提出來更加健康環保、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是思維方式也是工具
新技術、新產品、新渠道、新營銷、新生態……當產品貼上“智能”標簽后,用家電企業的話來說:“我們開始拼了!”
但是,與其說是“野蠻人”互聯網企業的跨界“攪局”,不如說是互聯網思維的入侵讓家電行業的大佬們更加慎重和警醒:不管一些企業曾經擁有多大的規模和實力,也不管一些企業曾經手握多少的核心技術和渠道控制權,很可能旦夕間就被一招互聯網思維和智能化基因給“顛覆”和“重組”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