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體斌: 傳統家電行業兩年前可能從來沒想到過,跟家電沒什么聯系的互聯網會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
如今,只要一部智能手機在手,吃、住、行所有事項幾分鐘就能搞定。在移動互聯時代,這已經成為一個人標準的行為方式。這種新消費行為的背后,是一系列革命性技術的支撐:大數據、云計算、云平臺、智能感知、智能交互等等。繼手機、電視智能化之后,智能化的大浪開始洶涌澎湃地沖擊白色家電這個看起來離智能化有點遠的產業。事實上,智能化不會給傳統家電行業留下任何一個死角。
在這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與其被互聯網顛覆,不如積極主動擁抱互聯網。站在互聯網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身優勢和劣勢,才能及時找出應對的策略并布局打法。
茅忠群:我是從兩個層面理解互聯網,首先是把互聯網三個字作為一種思維方式。過去在產品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有些好的產品還是很容易銷售的,在產品很容易銷售的情況下,企業沒有太大壓力研發產品,因為研發產品是最辛苦的。
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更加透明,這樣就逼迫企業要真正做到以用戶為導向,以顧客為導向。這是從思維角度我們傳統企業需要改變的,不能說我只是開發一個普通的產品,然后想辦法推銷出去,這是落后的想法。在互聯網時代你必須是開發讓用戶驚喜的甚至驚訝的產品,后面的營銷就非常容易。
第二個需要改變的是把互聯網三個字看成工具。互聯網確實給傳統企業帶來了太多的改變,原來做廣告,我只要中央臺、衛視投廣告就行了,現在不但廣告逐漸移到互聯網上去,而且廣告的方式都變了。
過去是信息單向傳播,現在是信息交互的傳播方式,包括微信等等,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大量的可用于營銷的新工具,包括產品開發的方式都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可以有一群用戶一群粉絲一起開發產品。以前客戶分散在全國各地,要見一次面成本都很高,現在一上網就可以溝通了。互聯網這一工具從研發到營銷等等全方面都可以改變傳統家電企業的管理方式。
有一句話說:未來最有前途的企業是既懂傳統行業,又懂互聯網思維的企業。所以我們傳統企業必須要積極轉型。
胡自強:不論互聯網思維的內涵是什么,現在已經百花齊放。智能家電領域從不缺概念,而我們所做的則是讓想象落地。
早在4年前,小天鵝就已經成功研發了物聯網洗衣機,目前已實現了遠程控制參數設置、專家模式精準洗滌、使用習慣用戶定制、智能診斷貼心服務等。在全面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同時,我們始終堅持以功能為本,融合互聯網思維,重視洗凈比、省電、節水、洗滌液殘留等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從而使智能家電不會成為“空中樓閣”。
對于小天鵝自身而言,互聯網思維意義不僅在于企業技術的自我突破,更是為國內其他洗衣機品牌提供了相關技術的研發思路,加快了整個家電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道路的步伐。
記 者 觀 察
家電企業擁抱互聯網的
三重含義
家電行業,曾被中國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G20集團研究中心秘書長龍永圖喻為“是一個很皮實的孩子,很經打,很爭氣”。
在歷經10年的“抗日抵韓比拼歐美”的經歷中,中國家電業“從一個很皮實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很爭氣的孩子”,產值從10年前2000多億元發展到了1萬億元,中國的家電行業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標桿之一。
但是當互聯網思維浩浩蕩蕩,橫掃六合,攪得傳統家電行業兵荒馬亂,很多家電企業才意識到,時代真的變了。
一個家電企業的資深員工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從2013到2014年,真是經歷了洗腦的一年,過年都沒好好休息過,企業在不停地加班商量對策。若不積極擁抱互聯網,傳統家電企業將被時代浪潮席卷而去。
幾乎所有的巨頭們都在趕家電智能化的末班車,無論是TCL、長虹,還是海爾、海信,這個蝴蝶效應都在繼續,記者在上海家博會能感受到,企業在發酵的同時也在躁動不安。從家電業來看,智能化布局最積極的當屬彩電企業,黑白通吃的家電企業居其后,純白電企業較為保守。雖然相繼進軍智能家電領域,但它們大多還停留在概念階段,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家電企業而言,“擁抱互聯網”包含三重含義:其一是產品智能化;其二是互聯網工具化;其三是互聯網精神觀念化、組織化,對企業管理架構實施改造。也許正如家電行業一位資深人士所言:誰能守得住堅持到最后,就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