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創業投資觀念深入人心,發展創業投資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近年來,國家對創業投資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陸續出臺了創業投資相關管理辦法,制定了稅收等扶持政策,拓寬了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和融資渠道,推出了創業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等退出渠道,各級政府探索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了社會資本參與創投活動,創業投資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創業投資巨額回報的示范效應逐步顯現,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身創業投資事業,有利于創業投資發展的社會氛圍初步形成。
二是對創新創業和經濟發展的支持促進作用初步顯現。隨著創業投資的逐步發展,其支持創新創業和促進經濟發展轉型的作用開始顯現。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新材料工業、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醫藥保健、生物科技、軟件產業等新興產業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與創業投資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盡管近年來我國創業投資實現了快速發展,但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相比,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對發展創業投資重要性認識不足,創業資本總體規模偏小;真正意義的創業投資發展緩慢;退出機制需要完善,政策有效性有待進一步加強;鼓勵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創業投資發展的大環境有待完善,等等。這些不利于創新創業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創業投資的發展,亟待盡早解決。
? 把握重點推動創業投資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創業投資也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應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以加強和完善新興產業創投計劃為重點,推動我國創業投資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強調的是,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具有系統整合創新資源、為自主創新提供強大激勵、有針對性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統合科技與產業和經濟等重要功能,對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能夠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動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首先發揮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引領示范作用。此外,還要堅持政府引導、規范管理、市場運作、鼓勵創新的原則,繼續深化科研管理體制等相關改革,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監管制度,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第一,加強創業投資行業的頂層設計。應加強對創業投資行業發展戰略、協調機制等方面的頂層設計,為創業投資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建立必要的創業投資組織協調機制。二是制定創業投資行業發展戰略規劃。為了更好地促進創業投資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有必要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創業投資行業發展規劃,從全局性、戰略性的角度明確創業投資行業發展的目標與方向。三是積極探索,豐富創業投資類型。四是進一步引導社會增進發展創業投資共識。充分運用網絡、報紙、雜志等媒體加強創業投資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作用的宣傳與引導,增強全社會重視創業投資的意識;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創新創業成功案例的宣傳,激發人們參與創業投資的積極性。
第二,深化創業投資相關體制改革。通過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金融創新,努力為創業投資發展營造有利的體制環境。比如,在科學界定與市場的關系基礎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對企業不必要的干預;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科技貸款貼息、知識產權質押等多種支持機制,推動創新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支持初創企業、創新企業的發展;積極拓寬保險業投資范圍,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為創業投資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和退出渠道,等等。
第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創業資本的投融資體系。為了更好地支持創業投資發展,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創業投資發展需要的投融資體系,通過鼓勵各級財政加大對創業投資支持力度,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健全完善創業投資退出渠道,為創業投資提供穩定、可持續的資金來源。
第四,進一步加強市場環境建設。我國雖然出臺了一些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政策,但與加快創業投資發展的需要相比,相關政策還不完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對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仍然不足。為此,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清除制度障礙,引導創業投資快速、健康發展;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式,積極培育創新文化,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社會環境。
第五,健全完善創業投資行業管理體系。完善的行業管理體系是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應抓緊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強化行業監管,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努力為創業投資發展營造規范的行業環境。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創業投資的發展水平,有必要深化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認真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加強專業人才引進培養,充分利用我國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雙邊、多邊貿易協議,加大對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力度,努力提高我國與發達國家創業投資領域的合作層次與水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